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奏響科技強軍最強音

  • 發佈時間:2015-10-27 01:31:1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通訊員 孫紅衛

  先後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51項,106篇學術成果被第二炮兵評為優秀科技論文……這是第二炮兵某部著眼強軍目標,紮實推進科研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交出的喜人答卷。支撐起這一項項成績的背後,是以建設“國家一流科研隊”為目標的科研人才方陣的崛起。

  “某受損部件應急封存裝備”是該部重點科研項目之一,其研製成功大大提高了武器裝備應急處置能力。然而,提及科研項目從方案提出到立項再到研製全過程,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的某所工程師李瑾至今仍心有餘悸,“由於無法提出科學的論證數據,價值百萬元的項目差點‘打水漂’”。

  為幫助李瑾完善數據論證工作,該部機關多方協調骨幹力量,晝夜加班,毫無怨言。

  為確保像李工程師這樣的“幸運兒”在該部不成為個例,更好地鼓勵幫助年輕科技幹部儘快“上路”,科研骨幹多出成果,該部先後出臺了5份法規文件,圍繞構建一體化科研任務、管理、保障和成果“四個體系”,擎起頂層佈局、幫帶培養、政策和資金支援等全方位傾斜的制度保障體系。

  一系列舉措激活一池春水。該部現有專家9名、技術尖子69名、博士研究生31名、碩士研究生316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幹部109名,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初具規模。

  全國道德模範、第二炮兵專家陳禮國,是該部科技人才方陣的傑出代表。幾年前,該部面臨了一些“重大實驗,他不在場大家心裏沒底;重大課題,他不表態觀點不能統一;重要行動,他不到位決策就難定奪”的尷尬。部隊領導發出了“縱然9名專家渾身是鐵,又能打出幾根釘”的感嘆。

  痛定思痛,一項發揮導彈專家、技術把關尖子“酵母”作用,推進人才建設的“強軍計劃”在該部悄然興起。

  建立師徒幫帶制,逐級幫帶,共促提高。如今,陳禮國的弟子中不少都成為科技人才方陣的中堅力量,有的還光榮當選黨的十六大代表。其他專家也不甘人後,培養的上千名科技骨幹在部隊各個崗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放飛人才取“真經”,讓人才在流動中增值。隨著該部今年與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科研人才合作協議的簽訂,國防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武器生産廠家等1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後成為該部的編外“人才基地”。

  搞科研,鼓勵成功誠可貴,寬容失敗更難得。“某檢測裝置”項目負責人之一的高級工程師王廣賢對此有更深體會。當時還是工程師的他,由於沒能拿出必要的論證數據,該項目在報獎時“夭折”。讓他意外的是,領導並沒有過多批評,而是給予了鼓勵和支援,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愈走愈遠。近年來,他先後承研重大科研項目9項,90%以上都轉化為部隊戰鬥力。

  與王高工感同身受的技術幹部不在少數。這源於該部各級黨委首長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戰鬥力,出人才就是出政績”的“校長”意識和抓建理念,在領導單位人才建設上努力做好“五子登科”工作的結果,即指路子、搭臺子、架梯子、壯膽子、端盤子。

  目前,“五子登科”工作正在推進該部科研人才方陣向更高方向、更大目標邁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