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外的糧食浪費現象不容忽視
- 發佈時間:2015-10-25 05:38:5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談到糧食浪費,人們的目光往往集中在餐桌上的“顯性浪費”,卻很少關注糧食收穫後各環節的損失。收割機漏不撿、存儲火燒霉變、流通搬運拋灑、加工過度拋光……據統計,僅生産後環節,我國一年損耗的糧食就超過700億斤,接近我國糧食總産量的6%,相當於産糧大省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産量。糧食損耗,已成為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據筆者調查了解,糧食産後損耗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一是機械收割遺漏。拿玉米來説,以前人工收玉米都是先把玉米秸稈割倒,然後再把玉米棒逐一掰下來,拉運到家裏後再脫粒。這個期間的工作大部分都靠人力,收的過程中損失很少。實行機械化收割後,由於玉米粒比較幹、脆,收割玉米棒時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子。趕上玉米倒伏,還會落下一些玉米棒子,每年這樣的損失都不少。二是倉儲方面。筆者在山西省長治部分地區的農村調研發現,不少農民儲糧還是採用直接堆放在地上的方式,極易導致鼠咬、霉變,造成極大浪費,也降低了糧食品質。三是運輸方面。部分糧食收儲企業存儲設施簡陋,運輸方式落後,不僅增加了存糧風險,還增加了糧食在流通中的損耗。四是過度加工。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在購買大米時,不僅要求口味,還要求賣相。因此市場上大多數大米都會進行拋光,甚至多次拋光。但拋光一次,大米就減少一層,降低了出米率。糧食過度加工,不僅降低營養,而且會增加生産成本。
糧食産後浪費如不堅決遏制,將有可能加劇國內糧食供需矛盾。必須在堅持大力發展糧食生産的同時,大力減少糧食的産後損失。
首先,要強化愛糧節糧意識。浪費糧食,根源在於人們對愛糧節糧不以為然,對浪費糧食的現象淡漠。應做好杜絕糧食産後浪費的宣傳普及工作,對肆意浪費糧食的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批評和懲戒。
其次,要理順糧食價格。目前,我國以糧食為主的大宗農産品已到了高價格時代,但糧價還是明顯偏低。糧價過低,勢必影響種糧積極性和節糧意識的建立。理順糧食價格,才能推動糧食增産、節約兩不誤。
再次,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先進試用的倉儲、裝卸、運輸技術和裝備,有效降低糧食物流損失。加大對科學種糧、儲糧、運輸、加工的技術支援和資金投入,推動農戶儲糧條件改善,研發適合農戶儲糧的新技術,加速糧食流通體系建設,降低運輸損耗。開展科學儲糧研究,轉變儲糧觀念,改變粗放管理的現狀,加快發展“糧食銀行”等新型儲糧模式,推進糧食儲備管理,向綠色儲糧和智慧化管理等現代化的方向升級跨越。
(山西省壺關縣 馬韶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