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尋常的貧困不尋常的攻堅

  • 發佈時間:2015-10-24 08:34:2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趙經平郜晉亮李飛

  這是一塊相當難啃的“硬骨頭”——到2012年,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還有75%農牧民處在低收入貧困線以下;農牧民負債繁重,歷年拖欠的貸款本息累計2.66億元,平均每戶達2.27萬元;縣域內碘缺乏病、布病、肝包蟲病、大骨節病等8種疾病多發頻發……

  這也是一塊必須要啃下來的“硬骨頭”——

  “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全面小康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對青海來説,解決同德這種地區的貧困問題,刻不容緩。

  特殊的地區、特殊的貧困,需要特殊對待。從2013年起,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實施《同德縣特殊類型三年扶貧攻堅規劃》,要求多方合力,精準施策,用三年時間,決戰貧困,徹底改變同德地區的面貌,也為其他類似地區趟出一條發展之路。

  啃“硬骨頭”,要舍得下大力氣

  巴溝鄉的地幹村,村如其名。因為缺少水源,村民種地年年飽受乾旱之苦。

  但是,從雪山流下來的巴曲河就沿村而過。怎麼不能引河水澆地呢?

  “有那個心,沒那個力啊。”巴溝鄉副鄉長周先加嘆了口氣。修水渠要機器、要錢,鄉里村裏都沒這個能力。

  隨著扶貧攻堅三年規劃啟動,地幹村也迎來了轉機。先是州財政投資30多萬元,加上整村推進的扶貧資金,在村裏建起了32畝露地蔬菜基地,配套解決水、電、路問題。種出的菜賣給縣城的學校,很受歡迎。

  隨後省國土廳投資,依託巴曲河,幫助村裏開發整治了700畝耕地,溝渠完善,全部是水澆地。

  農業基礎設施改善後,村民有了增收途徑,而生活基礎設施的改善,更是讓村民們歡欣鼓舞。

  村民尕桑如今住進了政府補貼蓋起來的新房,窗明几淨,自來水直接入戶。“以前哪有這麼舒服,吃個水都要到兩公里外去背。”尕桑笑呵呵地説。

  像尕桑這樣近年來喜遷新居的農牧民,並不是個例。目前,在地幹村乃至整個同德縣,農牧民全部搬入了新居。

  在《同德縣特殊類型三年扶貧攻堅規劃》厚厚的附表中,記者看到,709個項目,涉及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生態保護等方方面面,哪個部門負責投資、投資多少,一目了然。截至今年上半年,同德縣已累計落實各類專項攻堅項目資金超過40億元。

  四面八方的“扶貧之水”匯集到一處,澆灌在這片“最乾涸土地”上。路通了、燈亮了、水甜了,農牧民的笑臉越來越多了。

  據統計,三年扶貧攻堅以來,同德新建改建農牧民住房11387戶,新建改建縣鄉村道路1092公里,解決了5644戶農牧民用電問題和2.44萬人飲水問題。同時,農村低保提標擴面8100人,城鄉醫療救助6369人次。

  如此大規模的投入,是否有“壘大戶”的嫌疑,又是否有可複製推廣的意義呢?對此,青海省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像同德這樣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覆蓋等歷史欠賬問題由來已久,只能夠、也應該用真金白銀的投入來化解,這個錢必須花。對於其他特殊類型的貧困地區,青海也將採用同德的經驗,陸續出臺傾斜政策,逐年推進。

  這種集中力量啃“硬骨頭”,不僅是加大投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分散的扶貧資金整合起來,共同發力,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前單個行業部門解決不了的問題。

  “比如建蔬菜基地的錢,以前都是分到各家各戶,幾千塊錢,花完了就沒了,現在幾個項目的錢集中起來搞産業,村裏就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周先加説。

  啃“硬骨頭

  ”,需要“點面結合”

  啃“硬骨頭”,既要下大力氣,真傾斜真投入,又不能光用蠻力,必須合理規劃,精準施策,會使“巧勁兒”。

  草場少,耕地少,可利用資源短缺,這是長期以來導致同德農牧民貧困的最直接原因。不解決這個問題,砸進再多的錢,也難以形成可持續的效果。

  為此,同德縣委縣政府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分佈局”:三分之一的牧戶搬遷到城鎮定居,三分之一的牧戶搬遷到農業點,三分之一的牧戶在草場放牧。

  2014年,尕巴松多鎮瓜什則村牧民才旦加搬遷到了北八灘社區。現在他已經不能算牧民了,家裏僅有的草場或者禁牧,或者流轉給了別人,現在家裏的收入主要靠著自己開辦的一個小型飼草料加工廠。

  “這裡的條件比草原上好,新房子國家給了補貼,吃水用電看病上學都不用愁,交通也方便。”才旦加很滿意。

  同德縣委書記才讓太説:“‘三分佈局’的核心實際上就是實現人口的轉移,降低資源短缺、生態環境對一産發展的壓力,將更多的人口轉向二三産業,提升發展動力與活力。”

  如果説“三分佈局”是面上的統籌規劃,那麼除此之外,同德更有精準到點的扶持政策。

  在尕巴松多鎮貢麻村村部,記者看到,村裏的貧困人口登記本中,詳細記錄著全村貧困人口的資訊,其中不僅包括姓名、家庭人口、每人平均收入等基本內容,還記錄了每戶人家的貧困原因:缺發展資金、缺技能、因病因殘等。像這樣的記錄本,同德縣村村都有。每個鄉、每個村、每家每戶的致貧原因,都有據可查,可以“對症下藥”。

  為了更好地精準施策,同德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並專門制定了“領導聯村、單位包村、幹部駐村”的扶貧攻堅村聯包責任制計劃,抽調各級幹部全程參與,細化了聯包單位和各級幹部的職責和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要求不脫貧不摘鉤。

  “黨員幹部不僅要把好政策講給牧民群眾聽,還要説到牧民群眾心裏去,説通了還要帶頭幹。”秀麻鄉達哇村黨支部書記文昌説。3年來,同德縣對15個後進村黨組織進行了整頓轉化,將137名致富能人培養成了村“兩委”班子帶頭人,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和黨員幹部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了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啃“硬骨頭”,還要燒旺“産業之火”

  “三分佈局”,通過人口轉移破解了資源約束,但不能把人轉移了就撒手不管了,在這之後,後續産業發展必須跟上步子,農牧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保證脫貧的可持續。

  打造什麼樣的産業?這同樣需要一個精準選擇。在即將竣工的同德縣省級扶貧産業園裏,記者看到,這裡在建的項目包括藏服加工、哈達加工、銅藝加工、天然礦泉水加工、有機畜産品冷鏈、青稞加工、藏文化影視拍攝製作基地等,或結合當地資源優勢、文化特色,或瞄準市場空白,已經顯露出良好的前景。

  “我們不是沒有特色産業,只不過以前是‘小而全’,太分散。”同德縣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馬玉林告訴記者,“現在我們要通過整合每家每戶的小作坊,組成聯合體,以公司的形式入駐縣裏的省級扶貧産業園。”

  巴溝鄉松多村的藏族服飾加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裡原來有38戶的83名農牧民在從事這一行業,每年每人平均收入五六萬元,在周邊的貧困村中,這些農牧戶算是早早實現了小康。但是,來料加工的小作坊式生産經營,既沒有規模效應,更缺乏帶動能力。

  如今,在同德縣省級扶貧産業園,總投資441萬元的“賽康”牌藏族服飾加工廠已經建成,等設備調試完畢就能開工生産,其中松多村等周邊村子自籌80萬元,其餘均來源於扶貧專項資金和金融扶貧貼息貸款。

  松多村黨支部書記楊桑傑説:“這個廠子建起來,能帶動村裏202人就業,每人平均增收827元,再加上村裏發展的其他産業,家家戶戶想不富起來都難。”

  貧困農牧民要向産業工人轉變,技能培訓必不可少。地幹村今年上半年舉行了中式烹調師的考試,不少村民拿到了五級證書。“以前哪會做菜啊,切個肉,往水裏一煮。現在每家每戶炒幾個菜都不成問題。”地幹村村支書公保傑笑著説。

  類似這樣的變化,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正是在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中,擺脫貧困的內在力量慢慢累積釋放,最終讓同德展現出今天全新的面貌。

  去年,同德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7469元,低收入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3.69萬人下降到8073人。今年,同德還將摘掉貧困縣“帽子”,這在青海尚屬首例。對於摘帽後可能帶來的優惠政策減少問題,同德人並不擔心。畢竟,他們在這3年的扶貧攻堅中,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動力和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