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票據

  • 發佈時間:2015-10-22 04:34:44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行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票據

  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有利於提升人民幣在投融資交易方面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21日發佈消息稱,近日在倫敦成功發行了總額50億元、期限1年的人民幣票據,票面利率3.1%。這是中國首次在海外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央行票據,不僅填補了離岸市場短期高信用等級債券的空白,還將為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揮重要作用。

  “在各國債券收益率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一票據相當於中國主權級債券,以較好的收益為對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無風險的人民幣投資渠道。”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告訴記者。

  “從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看,跨境結算已經不存在問題,但投資品種上仍不太豐富。”宗良表示,過去海外人民幣資産投資品種較少,特別是缺乏短期限産品,此次央票發行不僅有利於提升人民幣在投融資交易方面的作用,更將增強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促進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

  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介紹,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産,總體規模還是偏小。央行海外發行人民幣票據後,將為各國央行提供了比較好的投資渠道,從而成為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以真正確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事實上,隨著人民幣國際使用的逐步擴大,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以及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在王軍看來,人民幣要在國際上被廣泛接受,還要形成有效回流途徑。央票發行將有助人民幣回流到國內,對深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而選擇在倫敦發行票據,則旨在完善人民幣在全局離岸市場的布點。

  目前人民幣離岸市場在亞太地區佈局已然完成,香港、新加坡分別成為第一、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但在歐洲的佈局還方興未艾。2014年至今,中國央行已分別在倫敦、巴黎等四地指定了人民幣境外清算行。

  “倫敦是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基礎設施、市場深度、産品創新等方面具有其他國際金融中心不可替代的優勢。”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將它作為離岸人民幣債券“首站”,將擴大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規模,促進中國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

  人民幣國際化的背後,更有整個中國金融體系在邁上更高的國際舞臺。不久前,中英兩國達成的53項合作成果中近三成是金融合作。除此次發行人民幣計劃的央票外,還包括國家開發銀行設立英國代表處,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加強倫敦外匯交易、研究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農行在倫敦發行綠色債券等諸多內容。

  首單離岸人民幣票據只是一個起點。“一方面,人民幣從計價工具、結算貨幣到投資工具、儲備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們不僅要使貨幣走出去、機構走出去,還要使金融體系更好地和國際聯通,為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在全球贏得更好‘席位’發揮作用。”王軍説。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