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整形亂開刀 監管須“亮劍”

  • 發佈時間:2015-10-20 14:31: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秦佳明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些美發師、美甲師、美容師,僅通過幾天報班培訓即上崗冒充微整形專家,給市場秩序和愛美人士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近日,央視記者暗訪調查,以“非法整形機構隱身賓館公寓樓,培訓銷售假藥一條龍”、“起底微整形師培訓內幕:4天速成專家”、“零基礎學員互相面部打針,竟被刺傷眼球”、“非法産品狸貓換太子,冒充正品”等一系列新聞報道,犀利曝光了“三非”(即非法醫療機構、非專業醫師、非合格産品)整形的嚴重危害。(10月18日 中國新聞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民眾開始追求外表的改善。讓顧客“變美”的美容行業也隨之蓬勃發展。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超越南韓,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後的第三大美容整形大國,每年平均有105萬人次的整形美容手術。市場調研機構預測,2014-2018年,中國醫學美容市場有望維持13.8%的複合年增長率,並於2018年達到91億美元(約合565億元人民幣)的規模。然而,正是因為美容整形行業發展快速利益誘惑巨大,加之相關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滋生了很多亂相。

  一些非醫療美容機構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美容商家虛假誇大廣告宣傳,欺騙消費者;實際美容效果遠低於商家承諾和消費者預期;因美容産品存在瑕疵或不正確使用造成美容效果不佳;收費不透明,費用虛高;美容師素質層次不高,造成服務品質較差;造成皮膚過敏、致殘等身體傷害;步步誘導,強制推銷産品;以辦卡優惠等方式誘使消費者預先付費,後卷錢而逃。近年關於美容院整容失敗導致消費者“美容變毀容”乃至死亡的案例頻發,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顯示,此前十年左右的時間裏,我國平均每年因為整形美容導致毀容毀形的投訴多大近2萬起,有人説10年間已經有20萬張臉被整形美容行業毀掉了。美容商家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

  美容業直接在消費者身體上“動刀子”,關乎消費者生命安全,必須審慎監管,嚴格認定從業者資格資質,嚴格置於監管之下。可是,這些年來,亂象叢生正在於監管的缺失。

  按規定“只有正規衛校畢業且具備執業醫師資格證和醫師資格證的專業醫師才有資格為顧客進行整形美容治療”,然而目前在中國十幾萬名從事整形工作的醫師中,具備整形美容的資質的僅有1萬名左右,其他全屬於無資質、非法從業人員。

  雖然早在2002年原衛生部就實施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但相關辦法在具體細節上確實存在欠不明確、相對滯後等問題,。例如本該採取“醫療”標準的美容行業在實際上實施的卻是“美發”標準,隨便挂個牌子,隨便找幾個人就能從事。不得不説,如此“美容”不讓人毀容才怪。

  此外,虛假整容廣告貼滿大街小巷,“三非”整容診所公然“招搖過市”,無不與監管失聰失明有直接關係。如今造成了公眾的經濟、健康受損,不能把責任推到“公眾防範意識差、辨別力不足”身上,負有監管之責的主管機構,理應為此承擔責任。

  整治美容亂象,不僅需要出臺更為精密的法律法規,讓美容行業及早回歸法定的醫療標準。更重要的在於相關部門監管得力,出重拳,真亮劍,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對於“三非”美容亂象,發現一起,治理一起,絕不手軟,不給“三非”美容機構以生存的機會。這才是法律原有之義,更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秦佳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