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農業資本佈局五常 建追溯體系重整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0-20 08:36:09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月東北秋收,新一季五常大米也將上市。這一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多年來飽受摻假問題困擾,在全國的銷量遠超過當地實際産量。當地政府及農業投資者們希望通過可追溯體系,重整市場。

  2003年,五常大米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原産地保護産品,明確五常市全部24個鄉鎮所生産的,40多個品種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執行GB19266。據五常市農業部門統計,五常市擁有耕地面積近420萬畝,其中水稻面積約220萬畝,按畝産1500斤水稻計算,年産水稻150萬噸。按70%的最高出米率計算,五常全年大米産量也不過105萬噸;但全國市場以五常大米名號銷售的卻至少數倍於此。

  早前五常市質監局執法紀錄顯示,有些用外地水稻加工,大量運入五常地區冒充。2010年央視曝光的“五常大米香精事件”後,當地重拳整治,陸續建立起五常大米可追溯體系。此後香精問題得到遏制,但調和米又讓當地農業資本頭痛不已。調和米主要由當地優質的稻花香米,和其他地區水稻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這些不同産地、品種的稻穀混合輾磨成米,從形狀、光澤等外型上,普通人很難分辨出是真假五常大米。

  10月16日,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明濤表示:“市場上有五常大米賣三四塊錢(每斤),誰都不可能盈利。綠色、有機的五常大米,不會低於10元。”僅土地流轉成本而已,五常地區稻田就高出周邊土地一倍。東方集團産業涵蓋金融、港口、資訊産業等,在2009年在五常涉足農業投資的,旗下東方糧倉通過土地流轉建立了專屬水稻種植基地1.3萬畝,公司為土地流轉合同投入資金1.72億元。

  此前農業資本爭相在面積不大的五常市佈局。除了東方集團,中糧、華潤、北大荒等集團也已在五常佈局。中糧米業、東方集團、福興米業等年稻穀加工能力都在10萬噸以上;華潤五豐、北大荒米業等年加工能力在5-10萬噸左右。不同於傳統農業模式,新産業資本正用更高效方式管理種植及生産。

  以東方糧倉為例,在五常的整個園區的動態和資訊都實時匯集在採集中心,再運用物聯網技術,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二氧化碳濃度等物理量參數,並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數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以保證農作物有更加良好、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公司也已建立全産業鏈大米可追溯系統及手機APP,並採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維方式,從種子培育一直到餐桌,呈現大米産業鏈重要關鍵節點資訊。消費者可以實時看到稻田土壤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及水稻長勢等情況。

  東方糧倉在除五常外,還在方正、肇源三個優質稻穀主産區投資設立的三個現代化稻穀精深加工園區和物流園區,每個園區每年加工規模可達30萬噸。在銷售端,東方糧倉還試水“網際網路金融+農業”項目,聯手民生電商旗下投融資平臺民生易貸眾籌理財産品;東方香米成為農産品行業裏第一支具有網際網路基因和金融元素的産品。

  不僅是企業,五常市也建設了物聯網服務中心,從育種、種植到收割等一系列的過程,都錄入水稻溯源系統。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總投資4500萬元,物聯網服務中心繫統是以大數據採集控制和專家雲平臺為支撐,並建立四大服務體系,覆蓋農業全産業鏈,主要服務農、林、水、畜、機等大農業;在終端消費者可以掃碼以識別真正的五常大米;五常市也著重引進龍頭企業以規範內部競爭秩序。

  五常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順也指出,要把農業綜合改革當做農業發展的總引擎;從戰略高度把推動農業綜合改革工作當做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使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經驗可複製可推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