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緊扣精準扶貧 發展蠶桑産業助農增收

  • 發佈時間:2015-10-20 04:29:3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淼

  9月底,全省現代蠶桑産業基地建設現場會在興文縣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成為核心議題。

  新形勢下,全省蠶桑産業如何發展?記者日前專訪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建華。

  “一帶一路”是蠶桑産業新機遇

  記者:我省蠶桑業近年取得了哪些成績?

  涂建華:近年我省蠶桑産業發展保持著全國領先優勢。産業佈局優化調整加快,攀西、川南蠶區保持快速發展,綿陽、南充等川中北蠶區得到鞏固提升,新建標準桑園超10萬畝,培育10畝以上專業大戶6萬戶、30畝以上家庭農場2100戶。産業化經營機制也日趨完善,以涪城、寧南為代表的“公司+共育戶+農戶”模式把提質增效做到全國最高水準。近30個縣區發展果葉兼用桑,面積突破10萬畝,投産達3萬畝,成為全國最大、品質最優桑果生産基地。

  記者:當前,做好蠶桑産業發展要怎樣與中央和省上重大戰略結合?

  涂建華:要與“一路一帶”發展戰略相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我省蠶桑絲綢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我省是桑蠶發源地之一,也是“一帶一路”交匯點,要把蠶桑融入到“一帶一路”戰略中去,利用文化、區位、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優勢佔領一席之地。

  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相結合。不能局限在單一産品生産上,要圍繞桑園、蠶桑發展綜合利用,推進桑果、桑葉等資源産業化開發。要改變零星分散的生産方式,各類主體的經營規模“大”與“小”要與當地經濟水準、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等因素相適應。

  與精準扶貧發展戰略相結合。蠶桑投入較少,建一畝標準桑園投入不超過1000元,養蠶設施每畝不超過1500元。同時,發展蠶桑週期短、見效快,當年栽桑當年養蠶見效,三年即可脫貧。精準扶貧是目前我省農業最重要的工作,蠶桑産業發展一定得緊扣精準扶貧,這樣作用才會更大。

  産業發展得緊緊圍繞“轉方式”

  記者:當前我省蠶桑産業突出抓好哪些重點?

  涂建華:當前,必須緊緊圍繞轉方式,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首先是夯實發展基礎,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研究推廣投資最省、使用最久、效益最好的設施設備,規模化養蠶地方要探索推廣物聯網技術。

  其次是創新發展機制,核心是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把桑樹當作物種,摒棄區域分散、戶營規模過小狀況,在土地上做文章,同時大力培育蠶桑新型經營主體,完善擔保、保險、貸款等扶持政策,探索建立蠶桑保險。

  第三,一二三産業要融合發展,不能只為“桑”和“繭”,要通過“調結構、調品種、調品質”做強“一産”,發展桑園間作複合經營模式和林下養殖等;做優“二産”,完善蠶繭、桑果、桑葉烘儲、初加工設備,借鑒藍莓産業做法搞好桑果深度開發、商品化處理,品牌化打造,大力發展蠶絲、蠶蛹等多元化利用;做活“三産”,充分挖掘桑園、桑果及蠶絲文化,結合現代餐飲娛樂項目,把桑園變花園、公園,積極參加省內外大型活動,借助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大力發展蠶桑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組織,為蠶農提供小蠶共育、病蟲防治等專業化服務。三次産業都要形成相應産業鏈、價值鏈、供給鏈,研究和提升每一個環節品質和效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