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人兩畝桑 脫貧奔小康 烏蒙山區桑蠶産業扶貧探索

  • 發佈時間:2015-10-20 04:29:3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省曾明確,烏蒙山區最大的發展問題是特色産業培育問題。

  而在地處烏蒙山區的宜賓,蠶桑這個古老的行業,正日漸成為特色産業,擔當起新時代的重任。

  珙縣貧困戶2472戶,4成開始栽桑;興文57個貧困村,有44個村養蠶;未來5年,高縣將扶持8000多貧困戶靠蠶桑脫貧致富……宜賓規模達42萬畝的蠶桑經濟,憑藉優勢不斷轉型升級、立體發展,已成為丘陵山區産業脫貧的主力。

  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建華將宜賓桑蠶産業扶貧探索歸納為:“一人兩畝桑,脫貧奔小康”。這有望成為烏蒙山區産業扶貧的一大重要模式。

  A

  故事:

  “養蠶的沒有貧困戶”靠蠶桑,小鄉村每人平均收入7000多元

  珙縣孝兒鎮,傳統蠶桑大縣的最大蠶業鄉鎮。

  10月15日,看著今年最後一批蠶兒爭搶上蔟結繭,寶興村王祥清對收成有了譜:栽桑12畝,4批50張蠶産繭4500斤,能收入7萬多元——這在10年前是奢想。那時他一家擠在30平方米的土坯房裏,如今卻已住進了小洋樓。

  類似故事在寶興村一抓一把。寶興沒有礦山企業,離場鎮足足15公里。1999年,寶興村的王祥兵當村支書時,就有一首關於這個貧困村的打油詩:山高坡陡地皮薄,十年九旱水源缺,公路不通是死角,群眾致富無著落。“搞水果在這塊土壤貧瘠的卡斯特山區不適合,種幾畝糧食,喂兩頭豬也富不了,不想法子不得行。”聽人建議,2001年起王祥兵帶著村民試著用荒坡種點地邊桑,5年後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4000多元。嘗到甜頭後,大夥大膽放田栽桑,如今糧田變桑田,規模達1200畝,去年産繭3800多張,收入400多萬元,加上桑園綜合開發,靠蠶桑每人平均收入7000多元,總收入過萬,昔日窮山村成了全縣致富排頭兵。

  高縣羅場鎮是川南古絲路必經之路,世代養蠶。全鎮耕地2.4萬畝,桑園2萬多畝,年蠶繭收入4000多萬元,佔全鎮農民每人平均收入6成以上,蠶繭規模和産值在全省蠶桑鄉鎮中數一數二。“羅場18個村只有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是因地處高山沒法發展蠶桑的。”鎮人大副主席劉義中從側面對“養蠶的沒有貧困戶”説法給出力證。

  與珙縣、高縣等“資深前輩”比,興文縣是蠶繭“新兵”。

  周家鎮是興文工業大鎮,以前零星養蠶,如今18個煤礦、硫鐵礦關了大半,走後農民生計如何維繫?洛浦村村支書王天猛曾是某煤礦年薪20萬的高管,下崗後改挖黑煤為養白蠶,去年種了10多畝桑,剛起步今年就收入10多萬元。“不用因為安全問題提心吊膽,還不耽誤照顧家人。”王天猛説,全村桑園近2年就新增2000畝,2017年全村蠶桑收入預計達800萬元,每人平均可達4000多元,不比挖煤收入少。

  B

  揭秘:

  為啥能靠蠶桑産業脫貧優勢一:戰略支援,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聽説江浙一帶蠶農還在挖桑樹。”10月14日,宜賓農業局局長林世全告訴記者,“東桑西移”既是國家工程,也是必然。

  隨著城鎮化加快,勞動力成本提高,昔日主産區江浙規模萎縮,加上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廣西、四川等地躋身前列。

  但蠶繭價卻一直“打擺子”:2008年猛跌,2013年回升,去年來因經濟下行再陷入低迷。好在宜賓全市有11家繭絲龍頭企業帶動,讓農民沒有後顧之憂。“保底收購價每公斤28元,且優質優價,實收下來均價36元左右。”興文石海繭絲綢公司老總張思華表示。“全世界每人平均絲綢消費量已達55克,生産全球逾8成絲綢的中國,每人平均絲綢消費量僅為9克,潛力巨大。”宜賓蠶業站長何建梅表示,“一帶一路”戰略也帶來了新機遇,行業發展前景可期。與此同時,宜賓多位繭絲業老總也坦言,這兩年是行業洗牌期,倒逼産業必須走向高端。

  優勢二:吹糠見米,産業投入小且收益快

  興文縣周家鎮洛浦村6組貧困戶吳少群老兩口,年齡加起來140多歲了,今年每季照樣養4張蠶(1張蠶大約是26800個蠶種),一年下來收入5萬多元。“養蠶是勞動密集型,分戶生産但強度不大,老人婦女都行。”興文農業局紀委書記袁永輝説,很適合缺壯勞力的貧困戶。

  15日,洛浦村10組貧困戶范永康的第三批蠶就上蔟結繭。今年1月,沒任何經驗的他才試著跟大夥栽桑,沒想到才過9個月,就已賣了2批蠶。“當年栽桑,我就賣了5000多元,明年全部投産,10畝桑能賺4萬元呢!”窮了一輩子的范永康樂得像個娃娃。

  不僅見效快,高縣蠶業辦主任李要君介紹,蠶業投入也很小,有200元投入就能養一張蠶,並且,“一畝桑收益相當於5-6畝糧食收益。”

  何建梅也表示,這是吹糠見米的扶貧産業,當年栽桑秋季綜合收入1200元,次年就能實現畝賺3000元,第三年每戶經營5畝桑園綜合收益就能達到3萬元左右。

  優勢三:節本增效,有經濟效益也有生態效益

  在宜賓發現,養“簸箕蠶”的傳統蠶業已借助科技向現代蠶業轉型。

  以往,像珙縣蠶農郭聰堂這樣的蠶農,都是自己育種,損失較大。現在,她與周邊30多戶共用小蠶共育室,由大戶將統一育到3齡後自己再拿回養,20天就輕鬆高效能産繭。宜賓提出,3年內要將共育面提高到90%。

  同樣,高縣蠶農曹桂聰以前養一張蠶,數十個簸箕擺一地,上蔟手工揀,要10多人幫忙,如今在統一的標準化室外蠶棚裏,靠省力化自動上蔟蠶架,2人抬抬胳膊就搞定。何建梅説,靠小蠶共育、活動蠶臺及紙板方格蔟等應用,1張蠶節本增效300元。

  興文縣是全省5個重度石漠化縣,不少地方因風雨沖刷滿山石頭裸露,種玉米效益很低,水土流失無法控制。而像高縣,瘠坡地佔6成多,都是風化後的沙土,種苞谷都要幹死。而“曬不死”的桑樹正是剋星。“桑樹根系發達,抗旱性強,固土效果明顯。”何建梅説,這就使得蠶桑産業在石漠化地區還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功能。

  優勢四:綜合開發,從繭到桑實現多元增收

  高縣嘉樂鎮盧灣村王代林年産34張蠶繭,能有5萬多元收入的他還不“知足”,又探索出“林下套種+本地烏骨雞”模式,靠3畝生薑和5000多只吃蟲草的本地烏骨雞,額外增收20多萬元。

  這正是宜賓探索從傳統“一粒繭”向“一片桑”挖掘多元增收的個案。“除了林下種養,還要不斷進行桑枝綜合開發利用、桑葉生態保健茶開發、桑果休閒養生體驗和生態飼料桑産業。”何建梅表示。

  以桑枝開發為例,一畝桑園年産桑枝1—1.5噸,宜賓市42萬多畝桑園産量巨大,“一畝桑枝可生産700個菌袋,一袋能生産1.5公斤鮮菇,就能收入5000元。”李要君算了筆賬。

  産繭量全省第二的高縣,探索畝桑産值超萬元模式,2014年綜合産值達6.38億元。而宜賓全市去年蠶農售繭收入6.02億元,蠶桑綜合産值11.3億元,後者比2011年增加了43%。

  □本報記者 李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