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醫者仁心 不忘初心

  • 發佈時間:2015-10-19 01:31: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江東洲

  醫者仁心。他,默默耕耘在海南最基層醫療第一線16年,平均每年完成手術至少160台(例)次,但始終堅守底線,從未收過病人一個紅包。

  不忘初心。他,從繁華都市到貧困鄉村,從手術室到田間地頭,把有限的生命獻給需要的病人,始終堅持從醫的初衷和夢想,把夢想一直延伸到他生命的最原點。

  他,就是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教授高炳玉。

  醫者仁心:以行動踐行醫者的使命和良心

  醫者仁心,是高炳玉最樸素的信條。從小在家鄉的生活和經歷,使高炳玉對海南醫療條件的落後有著深刻的理解,也使他立志服務家鄉人民、服務海南醫療事業的信念日益堅定。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海南人,高炳玉之所以選擇從醫之路,源於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

  1990年,高炳玉的外婆因膽囊穿孔出現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最終導致不幸去世。“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我是醫生,一定要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來挽救她的生命,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無法回天。就現在來講,實際上做一個簡單的膽囊切除手術就可以挽救我外婆的生命。這堅定了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名人民滿意的白衣天使的夢想。”高炳玉説。

  1994年,高炳玉成功考取了海南醫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成為一名白衣天使的夢想得以實現。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擁有夯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必備的素養。相比于全國的醫療衛生水準來講,海南相對落後,如何能更好地為海南基層的老百姓解除病痛成為高炳玉一直以來的追求。

  為加強學習,與國際接軌,掌握最好最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更好地為病患解除病痛,2009年,高炳玉主動申請到四川華西醫院學習。白天學習,晚上討論,一直到切實掌握相關技術為止,這成為高炳玉當時每天的必修課。

  為更好地為病患解除病痛,近年來高炳玉還結合自己的臨床工作案例,以科研推動臨床工作,在國家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近10篇,主編《現代臨床診療》等著作3部,主持並參與的省級以上課題7項,獲得多項省市科技進步獎。

  如今,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外科胸腔鏡處於省內領先水準,並且現在可以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獨立完成完全胸腔鏡下單向式肺癌根術等新技術。

  對於病人,高炳玉堅守熱愛,以院為家。“找他根本不需要看他的值班表,每天早中晚除了坐診,都在病房。”高炳玉的同事這樣説道。對於住院患者,高炳玉每天至少要查房3次。“病情隨時會變化,多去病房,患者和家屬看到醫生踏實些,我自己也能睡得安穩些。”有人問過高炳玉不覺得累嗎,而他回答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再累也是心甘情願。

  在高炳玉的運算題中,他會為1%挽救患者生命的希望,而付出100%的努力。一次一位25歲的男性病人顏面部及雙上肢水腫入院,經初步診斷右前上縱隔腫瘤,術前治療組討論腫瘤與血管沒有間隙,手術難度極高,可能術中出現大出血死亡並造成醫療糾紛,但如果不治療,會隨時危及生命,家屬情緒非常激動。

  面對這一棘手難題,高炳玉主動出面與家屬反覆溝通徵得家屬同意,利用胸腔鏡微創手術,成功將腫瘤完整切除,術後顏面及上肢水腫完全康復。“當看到家屬相擁喜極而泣時,我內心充盈的真的是滿滿的暖意!這對於我們醫生來説,已經足夠了!”高炳玉説。

  從當醫生的第一天起,高炳玉就認定這是一份純凈而又崇高的職業。工作至今,高炳玉從未改變。

  “我不管外部環境中的價值觀如何變化,當醫生的,就是要為病人服務,從病人的利益出發。”在高炳玉的觀念裏,如果醫生把賺錢放在第一位,那註定他不會是合格的醫生,“心思用在賺錢上很難把業務鑽研到位。”

  16年來,高炳玉已經記不清楚多少次拒絕患者送來的紅包,但有一個數字他很明確:從未收過1個。他拒絕患者紅包的方法也很直白,告訴患者和家屬:“你送紅包會干預我的治療手段,我不上手術臺!”

  溝通和傾聽,是高炳玉給予患者治療以外最多的東西。“你放心,我來處理”。認識高炳玉的人都知道,這是他時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高炳玉的職業生涯中,從沒有過一例關於他診療態度的投訴。

  “高炳玉是個好醫生!”很多患者的這一句話雖然簡潔,但代表了其發自內心最真摯的感謝、感恩與評價。

  “修身先修德,醫者德為先”。在大學入學教育的時候,老師就要求醫學生要牢記希波克拉底誓言。“我深受感動,也銘記在心。在16年的從醫路上,我沒有大起大落,沒有驚心動魄,更沒有感天動地,我只不過是一直在堅守自己的承諾,做一個再平凡不過的醫生。”高炳玉説。

  不忘初心:把有限的生命獻給需要的病人

  不忘初心,把有限的生命獻給需要的病人,是高炳玉從醫的初衷和夢想。從繁華都市到貧困鄉村,從手術室到田間地頭,他把夢想一直延伸到他生命的最原點。

  2014年7月18日,40年一遇的最強颱風“威馬遜”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登陸,登陸時達到十八級超強颱風,給海南尤其是文昌造成了嚴重的創傷,停水、停電、食物飲用水告急!文昌告急!

  颱風就是命令,高炳玉自告奮勇,主動要求投入到對文昌錦山的抗風救災中去,當時,通往文昌的道路阻塞,房屋或被颱風摧毀或被海水倒灌淹毀,形勢異常嚴峻!尤其是當地衛生環境極差,隨時都存在暴發傳染病疫情的隱患。

  高炳玉一方面馬上與當地疾病控制中心聯繫尋求支援開展消殺防疫工作,一方面對來求診的群眾進行診治,10天的救援工作,在食品和飲用水都非常困難度的情況下,高炳玉所在的救援隊共診治群眾2000人次,消殺防疫245口水井,發放藥品1.5萬元,最大程度上減輕了颱風對當地群眾的影響和衛生防疫帶來的再次傷害。

  回想起在文昌抗風救災的一幕幕,高炳玉動情地説道,“看到受災的群眾,想到的就是盡最大努力緩解颱風之後給他們帶來的病痛,我想到的只有責任和使命感。”

  近幾年,高炳玉走遍了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東方市、陵水縣等幾乎全部市縣裏最偏僻的農村,每次到基層的農村送醫送藥,高炳玉感受到的不是苦和累,而是發自內心地能在短暫的時間裏盡最大能力幫助當地的老百姓解除病痛,如果在當地不能解決的問題,他都會耐心地請他們到海口市接受治療,並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他們,每每看到他們釋然的表情,高炳玉的內心就會更增加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他自己所説的,“醫生最大的使命和幸福就是為海南基層的老百姓解除病痛!”

  心懷海南的老百姓和病痛患者,盡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應盡的本職義務,對於高炳玉來説,這就是他的本職和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重復著平凡但卻偉大的工作,他16年如一日。

  2015年1月,高炳玉高票當選為海南2014年度“尋找百姓身邊好醫生”活動的“十佳好醫生”。2015年6月,在海南省青年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會議上,高炳玉當選為海南省青年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2015年7月,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高炳玉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

  “從醫16年以來,我想的就是在海南最基層的醫療衛生戰線上扎紮實實地履行一名醫療衛生人員應盡的義務,從沒有想過個人的榮譽和得失,這些年來,我相繼收穫了一些個人的榮譽和肯定,對於我來講,這是莫大的責任和肯定!我應當堅守這份責任、履行自己內心的承諾。”高炳玉説。

  仁者,心懷蒼生;德者,敬畏生命。用最樸素的行動,高炳玉詮釋了一名醫者仁和德的最深刻內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