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庫對有效降水的影響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5-10-19 01: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文要點:

  1.河水的蒸發作用及沿岸植被的蒸騰作用是形成有效降水的重要條件。

  2.眾多河流中上游的水庫建設造成河水斷流,破壞了河流沿岸的生態系統,河水乾涸及沿岸植被驟減致使原有的水汽蒸發量接近於零,致使有效降水生成困難,造成乾旱、農作物減産、地下水超採、揚塵及沙漠化加劇。

  3.建議除為城市提供飲用水的水庫外,在非汛期所有水庫全部有序放水,還水于河,逐步恢復河流的巨大生態功能。

  根據2013年公佈的《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公報》,我國流域面積在50k㎡以上的河流45203條,流域總面積在226萬k㎡以上,佔全國國土面積的23.5%,共有水庫98002座,總庫容9323億㎡,共有水電站46758座,裝機3.33億千瓦,灌溉面積10.02億畝,平均每條河流上有2.17座水庫。加上流域面積小于50k㎡的小河流,全國河流流域面積估計在國土面積的1/4以上,如果這些河流都有水,其所産生的綜合生態功能無疑是巨大的。我國是世界上水庫最多的國家,水庫的作用是抗洪、發電、提供城市飲用水及周邊農業灌溉,水庫在汛期的蓄水抗洪作用及少數大型水庫的發電功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水庫蓄水對有效降水的破壞作用及由此而衍生的對生態環境的負作用往往被忽視或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一條河流的形成,需要幾百年、上千年或更長時間,河水不僅補充地下水、涵養兩岸植物、灌溉農田,更為主要的是通過河水蒸發作用及沿岸植被蒸騰作用,巨量的水汽進入天空凈化濕潤空氣,減少揚塵和霧霾,通過大氣運動,形成有效降水,對大氣中的污染物及顆粒物形成人工所不能及的有效沖刷,水汽蒸發及降雨過程中産生大量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利,降水在滋潤大地、涵養萬物的同時在山中形成小溪,最終又匯流入河,完成了一次從河水(植被)→水汽→雨水→河水的迴圈,週而复始,形成良性迴圈,一條河流及其流域範圍的植被在上百上千年的時間形成了固有的生態平衡。水庫的建設,人為破壞了這一生態平衡系統,流域內植被急劇減少,出現河水斷流,河水蒸發及植被蒸騰作用出現急劇下降,有效降水越來越少,大氣中的水分越來越少,風力變弱變小,揚塵加劇,空中的污染物顆粒不能被有效吹散,霧霾持續發生,增加了巨量的抗旱及治霾成本,所有的這些負面效應是巨大的,是相互關聯的,是漸進式的,又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同等體量的水庫水面所産生的水蒸發是沒法和河流的水面蒸發相比的,水庫也不能對較大範圍的地下水形成有效補充。河流通過沿岸植被所産生的綜合生態效益是巨大的,是同等體量水庫的千萬倍,或者講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中佳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的專家們認為:水庫越多,斷流的河越多,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破壞就越大,近三十多年的北方地區的持續乾旱,地下水位連年下降,沙漠化現象越來越重,霧霾天越來越多,空氣中負離子的減少對人們的健康也隱性的産生著負面的影響,無不和眾多的水庫有密切的關係;平原上的乾旱,又促使人們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平原大漏斗也越來越大;缺水了,又人工調水,引灤入津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調水工程動用了國家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形成了惡性迴圈;河流的斷流,造成企業的廢水等不能通過河水進入大海而滯留在地面或地下,長此以往,造成對國土公共安全的危害。國家對此應該給予應有的關注。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華北平原上還密布著大大小小眾多河流,每條河的流域範圍內植被也很茂盛,以流經石家莊的滹沱河為例:這是一條有三千多年以上歷史的古老河流,它發源於山西省繁峙縣秦戲山孤山村一帶,東流至滄州獻縣與滏陽河相匯成子牙河後入海,全長587km,流域面積2.7萬k㎡,沿岸人口646萬人,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國家人口。經中佳勘察的專家測定,滹沱河的總落差為1802m,從黃壁莊進入平原,到獻縣河道長180km,落差88m,其河道在歷史上是頻繁擺動的,現在的河道是1868年形成的。那時石家莊市區北面的滹沱河水也很大,部分河段還有艄公擺渡,那時石家莊農村的夏季早晨多數時候是霧氣瀰漫的,因為有足夠多的植被來涵養水分,下雨的時候,這些茂盛的植被鎖住了大量雨水,晴天時,足夠多的水汽蒸發到天空中,那時的有效降水很多。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滹沱河的中上游陸續修建了崗南、黃壁莊、孤山、下茹越、觀上、雙乳山、石板、下觀、大石門、郭莊等大中型水庫10座及眾多小型水庫,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滹沱河常年斷流,植被稀少,生態環境脆弱,已毫無調節氣候的功能,反而成為石家莊地區風沙揚塵的主要污染源,地處北方的石家莊,夏季變成異常炎熱,成為全國新的火爐城市。隨著太行山脈眾多水庫的興建,華北平原上的河流斷流、乾涸的越來越多,河水蒸發作用和沿岸原有植被蒸騰作用幾乎為零,造成有效降水越來越少,由此而産生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平原地區地下漏斗越來越大,平原農村的早晨再也見不到霧氣瀰漫的景象了。

  人類是大自然的成員之一,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如果不講科學的或者偽科學的逆天而行,拼命的去改造大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水庫對有效降水有多大的影響;水庫在灌溉10.02億畝的同時,又造成了多少河流斷流、多少億畝的土地乾旱;應該進行科學論證了,由此而産生的其他負作用也該做一綜合性科學評估了。建議全國人大對此組織調研並進行立法,除城市飲用水源地水庫外,要求其餘所有的水庫,汛期蓄水防洪,非汛期要有序徹底放水,還水于河、還水於民,讓所有河流的巨大的生態功能恢復起來,中佳勘察的專家們認為此舉也許是解決我國嚴重缺水局面的治本之策。通過水庫無條件的向下游放水,5—10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全國2/3以上河流的生態系統將會逐步好轉,原有的良性生態迴圈會逐步得以恢復,全國缺水的局面也將逐步得以扭轉,揚塵揚沙、霧霾天氣會有所好轉,沙漠化日趨嚴重的現象會有所緩解。

  作者單位:中佳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