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佔道曬糧緣何屢禁難止

  • 發佈時間:2015-10-13 05:33: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正值秋收時節,筆者下鄉時發現,在一些鄉鎮和郊區公路上,很多農民在馬路上晾曬糧食。有的村民為了晾曬方便,還在糧食周圍擺上磚塊、樹枝,不僅嚴重阻礙交通,還污染了糧食,降低了糧食品質。據了解,這種現象在各地普遍存在,每年各地都要為禁止佔道打場曬糧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年年治理年年“濤聲依舊”。

  據筆者在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宜城市調查發現,農村佔道曬糧現象之所以屢禁難止,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場地難解決。以前,農村並不缺少打場曬糧的場所。但現在,農村曬場都進行了承包,由村民自主使用。由於曬場使用期短、閒置時間長,村民捨不得土地閒置,就把曬場變成了耕地,專用曬糧場所逐漸減少。因此,許多農民雖然知道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的危害,可不到這些道路上打曬,也確實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

  二是禁令難執行。收穫季節,往往是天氣多變時節,曬糧如不及時,農民辛苦一季的成果就要“泡湯”。因此,很多地方對採取強制措施嚴禁公路打場曬糧往往“心慈手軟”下不了手。

  三是設施難配套。近年來,家庭農場、糧食生産大戶越來越多,糧食生産規模上去了,按理講可以在糧食主産區建設一些烘乾設施。但是建烘乾設施一是投資巨大,二是運作成本高。烘乾設施開機一次,至少要烘幾百噸。單個農戶糧太少,多家聯合量倒是夠了,但各家糧食品質不一,不便操作。加之烘乾設施利用率低,民營資本不願意參與。

  佔道打場曬糧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但糧食主産區農民在夏收、秋收季節確實需要採取合適的措施打場曬糧。要解決這個“兩難”問題,需要“疏堵”並重、標本兼治。從“疏”的方面看,一要解決場地問題。可以以村或組為單位,統一劃定場地,專門用於打場曬糧。二是配建糧食烘乾設施。採用中央或省級政府轉移支付、糧食主産區資金配套的方式,配建糧食烘乾設施;也可引進專業企業,採用烘乾技術處理新糧,再儲存或加工。從“堵”的方面看,既要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農民充分認識到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的危害性;又要加大動態巡邏監控,從嚴查處公路打場曬糧佔道行為。

  (湖北省宜城市城鄉建設局 楊明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