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仍有充足動力和發展空間

  • 發佈時間:2015-10-13 05:31:3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倫敦10月11日電 記者蔣華棟 王寶錕報道: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日前發表文章認為,近期中國經濟雖然增速降緩至7%,股市和外匯市場出現波動,但中國經濟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充足的前行動力。

  文章首先認為,悲觀主義者過多強調了增速的下降,忽視了增量的實際規模。由於中國經濟體量已經大幅提升,即使按照5%的增速來測算,2015年的總體産出增量也多於2007年14%增速下的産出增量。在保證巨大經濟增量的同時,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依然非常龐大。皇家蘇格蘭銀行表示,以市場匯率計算,2013年中國每人平均國民收入水準僅相當於美國的13%。如果中國政府相關改革方案取得成功,進一步釋放市場潛能,中國經濟將再次迎來重要的趕超發展機遇。

  巨大的經濟增量和龐大的發展潛力也為大量西方在華企業提供了信心。GE集團副總裁約翰·賴斯表示説:“中國的市場是一個14億人口的市場,即使是邊緣産業的微弱提升,其所代表的産出增量也將超過一個小國家的總體汽車産業産出規模。”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將得到以下3個方面因素的強勁拉動。

  一是中國民眾收入水準的不斷提升為服務業發展帶來巨大動力。麥肯錫公司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年收入在1.5萬至3.3萬美元的城鎮家庭比重將達到59%,而2010年的這一數據僅為8%。不斷增長的居民收入水準將為起點較低的服務業帶來強大的推動力。

  二是製造業部門未來發展有著堅實的基礎。當前,中國政府和企業在提升勞動生産率、提高自動化水準以及完善區域供應網路方面不斷加大投資,這將為未來製造業發展帶來外部動力和增長紅利。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政府在推動創新發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當前,中國政府每年投入200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研發,這一規模甚至超過了歐盟。此外,中國還計劃在2020年實現專利數量增長3倍的目標。

  三是中國民營經濟強勢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民營企業過去創造了大量城市就業崗位,吸收了近80%的城鎮就業人口。2008年以來,民營工業企業的平均産出已經翻了一番。在民營企業的帶動下,中國出口産業發展迅速。中國在2011年全球出口中的比重為11.5%,而今年6月份的最新數據已上升至14.3%。中國政府清楚地意識到民營經濟在未來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並且已經公開承諾,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優良的發展環境和資源供給。

  基於上述原因,文章認為各方應有充足的理由對中國經濟保有信心。這一信心集中體現在中國歐盟商會負責人伍德剋日前的公開表態中。伍德克説:“中國經濟未來一到兩年內可能面臨一些挑戰,但是其長期商業發展前景是積極的。歐盟很多企業都將繼續在華投資,並期待分享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紅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