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雪域特色文化助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0-13 05:31: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浩瀚的星空下,藏族同胞歡快地跳起了“打阿嘎”,他們並非專業演員,而是拉薩市城關區慈覺林村村民。近700名演員再現了松讚幹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時修建布達拉宮的場景。秋夜已涼,但在露天劇場裏,觀眾看得如癡如醉,不時用相機、手機拍下一幕幕精彩的場景。

  這是大型藏文化史詩劇《文成公主》的演出現場。作為拉薩市“文化興市”戰略的具體項目之一,這部以星空為幕、山川為景的實景劇自2013年8月首演以來,受到了來自各地觀眾的青睞,常演不衰。去年,《文成公主》的票房收入已達1.4億元。今年旅遊旺季,每天觀看的觀眾平均達到3000人次。

  在雪域高原,古老而悠久的藏文化獨具魅力。依託這一寶貴資源,西藏自治區積極做好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特色文化産業發展勢頭好、潛力大,正成為促進西藏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14年,西藏文化産業産值27億元,增長12%,佔到地區生産總值的3%。

  特色文化聚寶庫

  “‘央嘎’綿羊你在忙;綿羊你為吃草忙;男子漢我也在忙,我為家庭而奔忙。你別動別動穩穩坐,我快快為你脫皮襖;舊新毛彩雲一片片,又刃刀海鷗一樣飛。”這是已故藏族作家江央西熱所寫的一首藏北民歌,記錄在《西藏最後的馱隊》中。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曲調,在美麗的羌塘高原至今依然得到較為完好的保存。馱鹽歌、採鹽歌、剪羊毛歌、俠盜歌、拉伊等藏北牧歌傳承百年、甚至上千年。

  西藏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之一。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居住在這裡的西藏各民族人民在勞動、生活和交流交往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果,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寶庫。

  自治區成立50年以來,高原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繼承和弘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指出,要實施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工程,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支援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目前,西藏全區發現共有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民俗等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種類,有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近800項。

  藏文化不僅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底蘊吸引著全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眼球,而且具有重要的經濟文化價值,是西藏發展中一筆巨大的財富。開發和推動西藏文化産業的發展,不僅對於保護和繁榮西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以為西藏各族群眾帶來經濟收益,成為西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

  政策給力促繁榮

  今年9月,第二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藏博會”)在西藏會展中心開幕。藏博會為西藏文化産業發展搭建了本土最大的展示平臺,藏文化最精粹的産品得到現場展示。無論是海內外遊客,還是本地市民,都將藏博會視為一場文化盛宴。

  藏博會受到海內外遊客歡迎的背後,是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近年來西藏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的成果。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西藏文化産業的戰略價值,採取重大措施、推出各項文化産業政策,大力推動文化産業發展。2012年,西藏出臺《西藏自治區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並不斷完善深入推進西藏文化改革發展政策體系,為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産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14年是西藏“特色文化企業精心培育年”,自治區文化、財政、旅遊等部門根據自治區政府《關於加快發展西藏文化産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打破行政條塊分割,形成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好格局。同時,自治區不斷加大文化建設投入,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擴大到每年5000萬元,專項扶持和助推文化産業發展。

  西藏群藝館,今年首場“指尖神韻”唐卡系列展展出了噶瑪噶赤畫派“80後”畫師洛追巴珠的個人畫展。洛追巴珠説:“現在年輕畫師的創作條件比老一輩畫師更好,有利於推出更多優秀作品。”

  2014年6月1日頒佈施行了西藏首部地方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規——《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辦法》,確立了非遺保護工作的目標、方針、原則、步驟和措施等。自2005年西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以來,非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保護中心等機構相繼成立。“通過認定傳承人、舉辦專題培訓班、落實地方性非遺法等手段,自治區加大了對非遺傳承人的扶持力度,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吉吉介紹。

  西藏文化産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企業自身的努力。例如,《文成公主》史詩劇自首演以來,創作團隊克服各種困難不斷完善和改進劇本,不斷豐富和改進演出細節,今年加大投入實現了5項特效升級,不斷給觀眾帶來驚喜。拉薩市和美布達拉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琪告訴記者,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明年《文成公主》一劇還將實現藏寨、青稞麥浪、倒淌河、吉祥八寶等5項特效改造。雖然《文成公主》一劇演出效果不錯,旅遊旺季時一票難求,幾乎成為進藏遊客拉薩遊的標配,但企業還在不斷提高改進,追求更好的演出效果。

  打造新支柱産業

  慈覺林村村民次旦巴卓在《文成公主》一劇首演時就當起了劇中的藏戲演員。“每天80元工錢,一個月下來,有2500元左右,比起以前家裏的收入明顯增多。”次旦巴卓説,自從《文成公主》演出場館在慈覺林村開建以後,村民掙錢的渠道越來越多,村裏的大部分人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據估算,《文成公主》史詩劇開演後,為群眾提供了演員、保安、保潔、管理等近170個崗位。

  “我們引入市場機制,成立了拉薩市和美布達拉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投入鉅資傾力打造了《文成公主》這個新的文化品牌,目前看來效果非常好。不僅有力地推動了拉薩文化産業的發展,還有效地帶動了周邊村民致富。落戶我們園區的每一個項目都突出文化內涵和文化創意,突出文化促進旅遊的理念,我們力爭把園區真正打造成‘藏文化的世界總部基地、藏文化旅遊産品標準輸出地、藏文化創意發祥地。’”拉薩市政府黨組成員、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朱梅品説。

  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給西藏的旅遊增添了厚重,提升了品位。西藏文化和旅遊部門修訂了《關於促進文化與旅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全面加強民族演藝、民族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産及新興文化業態與旅遊的深度結合,重點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大力扶持文化旅遊品牌經營,並積極與區外相關省區市合作。在去年9月的首屆藏博會上,西藏23家本地文化企業組團展出了近300余件特色産品,文化産業展區現場銷售和預定産品金額達300多萬元。今年9月,第二屆藏博會共簽約涉及旅遊文化項目20個,投資高達141.9億元。藏博會已成為西藏旅遊文化資源展示和行銷的魅力平臺,西藏文化産業和旅遊相結合,不僅“開花”而且開始“結果”。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藏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張宏亮告訴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進入文化旅遊、演藝娛樂、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等文化産業,人文內涵和文化吸引力正推動著文化與旅遊、教育、生態等領域良性互動。據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産業處處長尼瑪次仁介紹,到2020年,西藏擬建成5個國家級和20個自治區級的文化産業示範(試驗)園區、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相關行業從業人口突破3萬人,文化産業年産值佔全區生産總值的5%,特色文化産業將成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産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來自西藏的唐卡漂洋過海,當西藏的舞蹈劇目走出高原,當具有西藏特色的“福娃”擺放在遠方遊客的案頭,西藏文化産業必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