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RCEP協議料年底前結束談判

  • 發佈時間:2015-10-13 02:25: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參與談判國16國代表于12日在南韓召開會議,與會談判代表透露,該協議已進入關鍵階段,將於今年年底前實質性結束談判。

  RCEP協議涵蓋16國,人口總數達34億人。以東盟十國為主體,還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六國。其中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及汶萊等七國也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會員。

  熟悉RCEP談判內情的南韓官員説,16國將提出針對商品與勞務的關稅減徵清單,希望“盡可能”在年底前達成共識。另據一名印度官員説:“RCEP成員國都感受到壓力,要讓談判加速進行。”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部長穆斯塔法日前也對媒體表示,將努力確保RCEP在年底結束實質性談判。

  據悉,談判各方已就貨物貿易出價模式達成一致,同意力爭于2015年年底前實質性結束談判,並在2016年內儘快解決其他技術性問題。RCEP涵蓋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經濟和貿易規模佔全球的30%。

  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早些時候曾表示,RCEP協議談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經濟發展水準差異最大、發展最具活力的自貿區。RCEP談判包括TPP的7個成員,高度透明、開放和包容是其鮮明的特色。

  目前,各項談判已取得積極進展。東盟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和RCEP談判的重要一方,在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於RCEP可能對主要參與者東盟帶來的區域性紅利,美國“亞洲基金會”的文章指出,在RCEP框架下,東盟的“功能中心”地位非常明顯,借助在RCEP談判中的中心位置,東盟可以更好地保護自身利益。文章強調,東盟參與RCEP談判的目的之一是促進RCEP採用較為實際的低門檻準入機制,這樣東盟在參與RCEP的過程中才能促進其經濟一體化的進行,最大程度保持東盟成員間的團結。

  不過,東盟成員國發展不均衡也成為RCEP談判中的一大挑戰。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每人平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而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家還在努力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也是談判各方焦點。

  作為一個囊括不同發展階段、文化背景和人口規模的自貿協定,RCEP如果能夠達成協定,將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業、相互投資産生重要意義,還將有助於建設一個和平、安全、發展的亞太地區,並對地區和世界産生重大影響。

  RCEP談判加速的另一大外因是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于本月5日談成,亞太的區域經貿版圖受到波及。

  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TPP完成談判,將加速RCEP的談判進度,並可能“使談判結果的層次提高”。紐西蘭外交與貿易部發言人表示:“紐西蘭視TPP與RCEP為通往FTAAP的互補性踏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説過,“中方將繼續與地區國家一道,本著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推動區域內的各種自由貿易安排不斷向前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無論是TPP也好,RCEP也好,都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有利於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為亞太地區經濟長期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有分析指出,正在商談的RCEP協議更接“地氣”。與美國主導的TPP的高標準不同,中日韓、東盟十國、印度、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參與的RCEP,更加符合亞洲各國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現實。

  區域性自貿區談判漸次展開,為身處困境而尋求新增長動力的亞洲各國提供了新思路,中國的自貿區建設也在迅速發展。目前,中國在建自貿區19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簽署自貿協定14個,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紐西蘭、智利、秘魯、哥斯大黎加、冰島、瑞士、南韓和澳大利亞的自貿協定,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台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除南韓、澳大利亞以外,自貿協定均已實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