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動力航母正在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29:3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文,稱中國沒有實力造核動力航母,多項關鍵技術落後。文章稱,中國不具備設計並建造體積相當於航母等大型軍艦的經驗,缺乏為此類軍艦設計並建造推進系統的必要技術。
“我國目前尚無建造核動力航母的經驗,但是否發展、何時建造核動力航母是國家軍事戰略決定的。核動力航母與常規動力航母相比,技術複雜、建造費用高。近些年,我國在裝備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許多關鍵技術正在或已經突破。”軍事專家、海軍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員侯建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侯建軍指出,核動力航母對技術的要求遠比常規動力航母要複雜得多。由於船體規模有限,不僅要能設計和研製高效、緊湊的反應堆,而且需要具備製作高濃縮燃料棒的能力。
目前國外航母上用的加壓水堆主要由燃料、堆芯構件、反應堆容器、蒸汽發生器、汽輪機、輔助系統等構成。燃料棒在高壓容器內裂變産生熱量,利用在蒸汽發生器內産生的蒸汽帶動蒸汽輪機發電或驅動推進裝置,部分蒸汽還可用於蒸汽彈射器。
侯建軍介紹説,美國船用反應堆的燃料濃度在93%以上,超過武器級的濃度,這樣才可保證使用幾十年不換料。民用核電站建在地面,有多座反應堆,可以相對頻繁地交替停機檢修和更換燃料。船用反應堆通常是使用20年左右才進行一次換料,換料時要將整個堆芯從船體中取出,不像民用堆那樣只更換燃料棒,必須在船塢內呆上幾年。這期間是不能使用的,所以航母在壽命期內頻繁換料是不能忍受的。船用堆的核安全要求也非常苛刻,因為幾千名艦員就生活、工作在反應堆附近,一旦發生問題,災難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其安全性、密封措施的要求都比較高。船用堆對控制技術也有很高的要求,民用堆啟動後一般是平穩運作的,而艦船時而要求高速航行,時而停泊要在港內,需要對堆芯熱能精確控制。
“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都需要我國裝備技術人才的不懈努力。”侯建軍説。
很多人知道,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的動力系統構成與工作原理基本是一樣的,美法兩國的首艘核動力航母的核反應爐都是在核潛艇的反應堆基礎上改進的。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滿載排水量42000噸,裝備2座K15壓水堆,該堆原是為凱旋級核潛艇設計的。
該文認為,中國擁有建造核潛艇的經驗,但目前還沒有準備好將其提升至適合航母使用的水準。
對此,侯建軍指出,“航母的核動力系統確實不是核潛艇的核動力系統的簡單疊加,二者有相似之處,但技術難度遠遠不同,技術突破確實需要時間”。
他告訴記者,“一般而言,航母的核動力系統要比核潛艇複雜,因艦艇噸位不同,對反應堆的功率要求不一樣,而且在機動靈活性、操縱性、艦機適配性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僅靠簡單複製或增加反應堆數量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美國‘企業’號航母裝備8座反應堆,不僅佔用大量空間,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所以美國海軍在後來建造的尼米茲級航母上裝備了2座A4W反應堆”。
侯建軍最後特別指出:“外國媒體經常出於不同目的,一會兒鼓吹‘中國威脅論’,一會兒又拋出‘中國落後論’,我們不必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