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或決定房企的未來

  • 發佈時間:2015-10-12 07:3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葉雷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各項政策利好刺激不斷,但房地産行業的焦慮依然沒有絲毫緩解,轉型升級仍是熱點。怎麼轉?怎麼升級?

  伴隨“網際網路+”這個概念的風行,眾多的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涉足房地産業,而越來越多的房企也迅速開始了擁抱網際網路的實踐。

  無論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房地産公司,企業基因決定了其思維模式。目前所謂的“+”,實際上還只是各取所需,還不可能對房地産行業帶來顛覆性的革新。未來,只有網際網路公司與房地産公司共同在“網際網路+房地産”上深度合作與探索,才有可能有全新的産品創新或模式顛覆。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房地産企業把目光從“網際網路+”拉回到“房地産+”,才是理性的回歸。

  對於房企來講,這一輪的“網際網路+”熱潮,除了順應發展趨勢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行業整體焦慮之時渴望的新出路,寄希望於網際網路為房地産“雪中送炭”。然而,“豐滿理想”不敵“骨感現實”,這正是房地産企業重新回到“房地産+”上做文章的原因所在。

  從“房地産+網際網路”來看,短期內還難以成為房企的利潤增長點。最具代表性的、從花樣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分拆上市的彩生活服務集團,服務了分佈在147個城市的1700 個社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社區服務運營商,儘管股價表現還不錯,但2015年的中期報告卻是這樣表述的:“基於社區O2O業務處於持續佈局的階段,短期內仍無法給予損益表以實際支援”。同樣,9月18日《資訊時報》是這樣報道其他一些案例的:業主對奧園地産集團的生活O2O平臺“無感”;富力地産通過微信公眾號主推的“全民經紀人”創富平臺,目前還沒有統計數字;將“微信行銷”和“全民行銷”融合起來的碧桂園推出行銷微信平臺“鳳凰通”,註冊用戶達到了55.3萬人,但真正貢獻的銷售額只有75.6億元,佔集團上半年銷售額的近14%;網上賣房的方興地産就更可憐了,僅頭兩天有成交記錄……

  主打擇客式社交創業公寓的YOU+社區、主打擇客式孵化器的科技寺、主打共用辦公平臺的優客工場、主打短租模式的辦公O2O平臺的SOHO 3Q、主打可定制可轉換生活平臺的Elab、主打以參與式設計為靈魂全流程眾籌的無憂我房等等,也都還沒有進入收穫季。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房地産+”其他內容的模式,似乎表現更好。走“房地産+網際網路+金融”的綠地集團,聯手螞蟻金服及平安陸金所成立“綠地金服”,2015年上半年在主營業務同比下降26.7%的情況下,在金融領域卻累計實現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469%。走“房地産+網際網路+家裝”的愛空間,在獲得超過6000萬元的A輪融資後,已經成為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內接單量最大的家裝公司。一開始就定位“區域配套服務提供商”的遠洋地産,專注做“房地産+教育和醫療”,也取得了三線飄紅的戰績,協議銷售額按月上升22%,協議銷售樓面面積按月上升7%,協議銷售均價每平方米按月上升13%。

  房地産企業是從拿地、建房、賣房的“黃金時代”走來的,房子本身才是其擅長。特別是在中國電商逐步步入成熟期,而房産電商卻還在培育的過程中,無論是“房地産+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房地産”,其實際作用仍然只是實體交易的一種補充,要成為房企的利潤增長點,沒有幾年的培育是很難的。既然房企最懂的是房子,立足於房地産做“+”,短期效果自然也就好很多。

  新的背景下,一方面,必將是眾多中小房企前景堪憂,房企生存必須得依靠規模和品牌;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需求不斷提高和變化,對很多人來説,房子已經不再只是“住”了,房地産必將從傳統的B2C模式轉變成C2B,從讓居者有其屋到居者“優”其屋、住得更好,房企也不得不在房地産上做“+”。“+”,不一定通,但不“+”,就是等死。中國自有中國的國情,模式自然也就多種多樣,無論“網際網路+房地産”,還是“房地産+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都將成為標配。然而,人們的生活鏈有多長,痛點有多少,就會有多少種“+”法,建築、景觀、綠化、教育、醫療、社交、養老、金融、社區服務……會“+”的房企才有未來,增量自然要去“+”,存量還要靠“+”去盤活、改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