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在世慰安婦僅存20人 年齡均都在九旬上下

  • 發佈時間:2015-10-11 12: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但令人遺憾的是,《“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落選,這套檔案主要記錄了1931年至1949年“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以隨團專家和觀察員身份參會的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昨天下午接受了武漢晚報記者的電話專訪。

  中國在世的慰安婦僅存20人

  蘇教授説,雖然《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了,可遺憾的是,慰安婦檔案落選了,我們提交的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樁樁件件記錄了慰安婦的痛苦遭遇。作為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和幫助慰安婦數十年的我們,面對失利絕不會泄氣,我們已經申請過很多次了,不能因為一次失利而放棄,還要繼續努力。只是,當年倖存的慰安婦,到目前為止,全國僅存20人,他們分佈在湖北孝感、山西盂縣、海南和黑龍江,年齡都在九旬上下,而且身體大多有病,如果不抓緊時間爭取申遺,等這20位慰安婦全都含恨離開人世,活著的人們真是對不起這些不幸的老人。蘇教授介紹,全國受害的100多位慰安婦,大多無兒無女,生活無依無靠,10多年前,在許多好心企業人士的幫助下,由他出面給全國各地的慰安婦老人每月發放100元生活補貼,如今,這100多位受害的慰安婦大多含恨離世,目前只剩下20位,發放的生活補貼增加到每人每年5000元,提供給她們最低生活補助。

  13年艱苦取證撰寫《慰安婦研究》

  2001年5月9日,武漢晚報刊發了《孝感三汊鎮南韓籍慰安婦毛銀梅的悲慘遭遇》,上海師大蘇智良教授專門從本報調取了毛銀梅老人的資料,此後資助毛銀梅老人生活達14年之久。

  昨天下午,蘇教授對記者説,經過13年的艱苦調查、取證和研究,他撰寫了一部《慰安婦研究》專著。用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中國是日本軍國主義推行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

  據蘇教授考證,日軍侵華期間,在中國21個省市建有慰安所,有的存在時間長達14年;那裏的慰安婦,多的有300至500人,少的僅1人;淪為慰安婦的中國婦女,在慰安所時間短者數周,長者達7年之久。

  1991年,蘇智良作為上海師大選派客座研究員在日本學習,他被安排在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員。1992年3月的一天,一個日本教授在一個國際會議上問蘇智良,日軍的第一家慰安所是不是在上海?“我當時就被問住了。我一直是研究上海史的,居然答不出來,這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蘇智良日後出版的《上海日軍慰安所實錄》裏曾提及:一天,我在日本神保町的舊書店裏,發現了這樣一張照片,黑白照片的上面,有著兩排日本式的木屋,中間是碎磚鋪就的路,一個日本兵在女性管理者的陪同下,正準備進入“慰安婦”的房間去作樂。旁邊的文字説明是:上海楊家宅慰安所,1938年1月建立,日本上海派遣軍東兵站司令部管理。

  與此同時,日本的《每日新聞》刊登了議員伊東秀子在日本國會的演講,公開指出戰時日本政府曾經參與了慰安婦的徵集。不久,上海楊家宅慰安所的照片作為日軍推行慰安婦制度的象徵,被各大新聞媒體報道採用,一時間被炒得沸沸颺颺。

  找到數以千計的中國慰安所原址

  1993年6月,他結束留學生涯,與妻子一起回到上海,一起投入對楊家宅慰安所“地毯式”的搜索中。從尋楊家宅慰安所打頭,到進“大一沙龍”、訪“三好館”,至今,他們已找到了149處日軍在上海設立的慰安所原址。

  “我走訪了100多個中國受害者,找到了數以千計的中國慰安所原址,擁有幾百萬字的資料。我家裏存放著40多盤受害者口述的磁帶,每盤都是血淚交加,慘不忍聞。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分子企圖借“大阪國際和平中心”為舞臺舉行所謂“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徹底檢證南京大屠殺”集會。為了反駁日本右翼分子的謊言,蘇智良一行帶著楊大娘前往大阪進行控訴。

  “我記得很清楚。她不願拋頭露面,我們就用一塊白布單子遮蔽著她,再把光打在上面,這樣就可看到她的身形了。她在後面講述,旁邊有人做翻譯。當她講到她7歲,就被3個日本兵強暴,從那時到今天都在使用尿布時,我當場哭了……這種痛苦實在難以用語言描述。”蘇智良回憶。

  “你們是怎樣找到倖存者的?”“有時是通過群眾來信,有時是通過當地媒體的反映。湖北孝感的毛老太就是武漢晚報最先報道的。”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傳播學院院長、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蘇智良教授。文/記者湯華明 圖/記者楊少昆 製圖董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