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寒冬 美團與大眾點評抱團取暖?

  • 發佈時間:2015-10-09 15:29:24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林曦、陳澤秀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曦、實習生陳澤秀報道:資本寒冬之際,巨頭也選擇抱團取暖。10月8日,羊城晚報記者幾乎同一時間收到來自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官方郵件,國內最大的兩家O2O公司美團和大眾點評宣佈達成戰略合併,雙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大眾點評的股東騰訊、美團的股東阿裏,在繼滴滴快的合併之後,又一次走到了一起。

  騰訊阿裏又在一起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此次交易將組建一家估值達到150億美元的新公司,業務涵蓋餐廳點評、影片訂購等本地服務。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同時擔任CEO和聯席董事長,重大決策將在聯席CEO和董事會層面完成。此前傳言的餓了麼將不參與本次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仍將獨立運作。

  正如美團CEO王興在公司內部郵件中稱,從相殺到相愛轉變只需一個長假。O2O領域最初的粗放式增長幾乎都建立在“燒錢”基礎上。而如今資本市場正處在寒冬中,O2O行業持續大規模的燒錢帶來的壓力不容小覷。

  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紅杉資本是此次雙方的共同投資人。有投行人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美團和大眾點評一直燒錢並且上市遙遙無期,而不少投資人在一個投資週期後都想拿錢走人,所以此次的合併資本在背後是強大的推手。

  股市大跌波及網際網路投融資

  有投資人表示,經濟不景氣和股市大跌已波及了網際網路的投融資,之前是資金跟著項目跑,現在即使遇到好項目,投不投、投多少都要仔細考慮了,尤其是那些大量燒錢的O2O項目。也有分析稱,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燒錢,或已經燒不起錢。

  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和大眾點評兩家O2O巨頭完成合併,頗有點抱團取暖的意味。從此前58同城與趕集、滴滴與快的“抱團”來看,通過大規模的資本補貼戰將競爭對手先耗死從而主導市場並不容易。

  事實上,昔日打得你死我活,今朝突然握手言和,這樣的光景在網際網路業界近幾年已屢見不鮮,從早先的優酷馬鈴薯,到今年的滴滴快的、58和趕集,再到如今的美團和大眾點評,資本的力量在推動著網際網路的變革。

  是否壟斷?會否影響創新?

  美團和大眾點評在中國團購市場的份額巨大。根據易觀國際近期的數據,美團目前是中國團購市場的領先者,份額為52%,大眾點評以30%的份額排名第二。兩家公司合併將佔有82%的市場份額,成為最大的O2O平臺。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較大企業通過並購導致市場上競爭者減少的行為,應進行事前強制申報。有分析認為,顯然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市場份額遠遠超過二分之一,但法律並不禁止企業具有壟斷地位,禁止的是壟斷行為,所以關鍵看合併後的經營過程中企業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此外,有觀點認為,市場競爭是創新的最好催化劑,原來的對頭都變成了親家,缺少了對戰,企業創新將受到嚴重影響,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將開始逐漸步入平庸的發展狀態。

  相關報道

  O2O行業洗牌在即

  網友最關心補貼會不會減少

  新浪科技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有超過萬名網友投票,約30%的網友並不關心兩家合併與否,而是關心優惠補貼是否會延續。合併後補貼會否減少?雖然上述公司人士沒有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但有分析指出,合併就是為了減少燒錢,以前各家生活服務O2O平臺瘋狂燒錢補貼消費者的行為,或許將越來越少。

  戈壁創投合夥人徐晨認為,O2O網站為了爭取更靠前的排名,錢就必須燒,在大量補貼下,刺激用戶活躍度上升,然後再融資,如此週而复始,但用戶進來後怎麼辦,很多企業沒有時間去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