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烏龍指”民事賠償案一審落敗 光大上訴

  • 發佈時間:2015-10-09 02:30:5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李蕾 李春平)上海二中院日前對8名投資者訴光大證券內幕交易責任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其中6名投資者勝訴,獲賠共計29.6萬元。光大證券10月7日晚間公告確認這一消息,並表示不服一審判決,將向上海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歷經近兩年訴訟,投資者一審獲勝

  因“烏龍指事件”向光大證券索賠案在經歷近兩年的訴訟之後,投資者一審獲勝,在訴訟的8名投資者中,6名投資者獲得近30萬元的賠償,2名投資者訴訟請求被駁回。

  2013年8月16日,光大證券發生“烏龍指事件”引發大盤震蕩。同年11月,證監會對光大證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認定光大證券在內幕資訊公開前將所持股票轉換為ETF賣出和賣出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的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沒收及罰款5.23億元。

  基於證監會的行政處罰,自2013年12月起,投資者陸續將光大證券訴至上海二中院,就“烏龍指事件”中光大證券內幕交易提出索賠。不過,由於其間發生“烏龍指”主角楊劍波訴證監會案,內幕交易的認定尚存爭議,上述民事索賠案件一直沒有判決。

  今年5月,楊劍波訴證監會案被北京高院判決敗訴。上海二中院認為,根據證監會行政處罰和相關行政訴訟生效判決已經認定光大證券在“烏龍指事件”中構成內幕交易行為,可以作為投資者民事訴訟的依據。

  根據上海二中院9月30日的判決,光大證券在不披露的情況下即進行所謂的對衝操作以規避損失,應認定存在過錯;其內部的《策略投資部業務管理制度》,不能違反禁止內幕交易法律規定,不影響對光大證券公司過錯的認定。

  二審改判可能性或不大

  對於上述判決,光大證券10月7日晚間公告確認了消息,並表示將提起上訴。

  光大證券在公告中稱,9月30日,上海二中院就張曉捷等8人分別起訴光大證券涉及“8·16事件”民事賠償糾紛案進行了宣判,並向公司送達了一審判決。六起案件共計判令公司賠償296124元人民幣。對此,公司將依法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新京報記者就其上訴理由等問題採訪光大證券,其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投資者索賠案的代理律師之一,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表示,前期只判了8個案子,還有大量的案子在等著。他代理的投資者索賠案中已經開庭的有16個,判決的有2個。目前手裏還有三四十個投資者,總計金額大概在三四百萬元。受一審判決的影響,後續應該還會有投資者加入索賠的行列。

  許峰認為,二審改判的可能性不大。光大證券上訴對訴訟結果影響不大,但不排除對投資者造成觀望的影響,錯過索賠時效。許峰説,該案的訴訟有效性是在今年11月中旬之前,二審要到元旦才會有結果,如果投資者等到二審結果出來再提起訴訟就會錯過訴訟有效期,從而失去獲賠的機會。

  許峰表示,此案一審判決,對內幕交易違法犯罪是一沉重打擊。

  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及相關訴訟

  2013年8月16日

  光大證券自營部門發生交易系統錯誤,造成當天A股和股指期貨市場大幅波動。隨後,光大證券做出了借道ETF賣出股票和股指期貨鎖定虧損的措施。

  2013年11月1日

  證監會作出處罰決定,“8·16”事件中光大證券採取的措施為內幕交易。光大證券被罰5.23億,楊劍波等4名責任人被處罰。

  2013年12月起

  投資者陸續將光大證券訴至上海二中院,就“烏龍指事件”中光大證券內幕交易提出索賠。

  2014年2月8日

  光大證券“烏龍指”主角楊劍波因不服證監會對該事件的判罰,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

  2014年12月26日

  在三次延期後,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楊劍波訴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市場禁入決定兩案一審公開宣判,楊劍波訴訟請求被駁回。楊劍波當庭表示將上訴。

  2015年5月4日

  楊劍波訴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市場禁入決定兩案二審宣判,楊劍波仍被判敗訴。楊劍波稱將申請再審。

  2015年9月30日

  上海二中院對8名投資者訴光大證券內幕交易責任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其中6名投資者勝訴,獲賠共計29.6萬元,2名投資者訴訟被駁回。

  2015年10月7日

  光大證券公告將提起上訴。

  整理:新京報記者 李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