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家樂,迎來年輕當家人

  • 發佈時間:2015-10-08 04:31:28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丹超 通訊員 楊珠香

  10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是方朝璽和母親宋美君的創業天地:一棟新蓋的洋房、十來張餐桌、幾十個床位。從炒幾桌農家菜、等遊客到府到特色化的食宿體驗、線上發帖找客源,淳安屏湖村農家樂的每一次變化都令人欣喜。

  如今,創業創新如春風化雨,將方朝璽們帶回家鄉,讓新農人和老農人一道經營起家族小事業,編織出一個個振興鄉村經濟的甜蜜故事。

  返鄉青年多了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遊覽千島湖的最好時節。此時的方朝璽,每天的日程都如“默認列表”般迴圈播放:接訂單、招呼客人、打掃房子。

  17個房間、34個床位,鄉韻農莊“十一”長假的預訂表在節前就已經滿格。

  “一年下來,入住率基本在75%左右。”方朝璽説,自己創業幹勁大,因為幹多幹少都是自己的,現在一年能掙五六十萬元。

  五六十萬,在農家樂的個體經營中不算小數目。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堅持、汗水和智慧的多重考量。

  十年前,方朝璽外出求學、入伍,然後在杭州找了一份阿里巴巴的銷售工作。這條成長路徑,和大多農村父母期盼的一樣:讓孩子到城裏工作生活,擺脫父輩所經歷的艱辛和貧困。

  “那個時候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但公司出來創業的人很多,自己心裏也是癢癢的。”給老闆幹還是自己幹,方朝璽有點拿不定主意了。直到2013年家裏蓋好新房,他發現機會來了。

  “家裏房子蓋好以後,我就回來幫著裝修,後來乾脆把工作辭了全心全意經營起農家樂。”和方朝璽一起辭職的,還有他的妻子。幾年行銷經驗積累下來,小倆口都覺得了解客人需求很重要。兩個人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推廣農家樂,前兩年的客源全是從網際網路預訂而來。

  看著方朝璽家時常爆滿的客流,屏湖村其他的農戶們開始“眼紅”了。越來越多的外出青年回來了,在父輩們生活的土地上開始新的創業。

  擅長網際網路行銷

  “老闆年輕熱情,幹鍋土雞超級棒,爆辣也正點。”在攜程旅行網上,一位遊客離開鄉韻農莊後,寫了一段500多字的點評。

  在農莊裏,27歲的方朝璽穿一件乾淨的白色T恤,淳樸而健談。或許是天生的外向機靈型,他被客人們親切地稱為莊主。莊主夫婦倆每天都要認真回復客人的點評。他們的回復與眾不同,更像是朋友間的聊天一般。正是這種用心,讓鄉韻農莊線上上銷售的顧客反饋為清一色的好評。

  從停車吃飯到食宿玩一體,從簡陋的二層小樓到洋房佇立,方朝璽説自己現在做的其實正是繼承了父母輩打下的“基業”。

  時間轉回2000年,千島湖鎮到屏湖村的公路修通,這可把方朝璽的母親宋美君高興壞了:她終於可以在路口乾點營生補貼家用。

  宋美君的頭腦稱得上“靈光”。她開了家小店,又把小店變成小飯館,一年到頭能掙兩三萬元。後來她被選上村委會主任,開始打起了全村辦農家樂的主意。

  “當時我們3家連在一起,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我覺得單幹不行,要幹就一起幹。”宋美君説服兩家鄰居,用手上的積蓄先把新房蓋起來,沒有裝修錢就先借後還。慢慢的,屏湖村的農家樂一家帶一家,有了如今38家的規模。

  宋美君鼓勵兒子回來,因為她看到了兒子用手機“刷”出來的客流,聽到了客人對房間精心裝飾的誇讚。她明白,農家樂市場所發生的轉變早已不是她一個農家婦女可以掌控了。

  相比老一代農家樂業主,方朝璽們打出的招牌是:網際網路思維、朋友待遇和顛覆性的創新。

  吃飯的時間裏,方朝璽會跟客人們拉拉家常,走近客人、了解客人。但你很難看見宋美君的身影,此刻的她正在廚房裏為客人們做著她拿手的紅燒魚尾、特色豆腐。

  農家樂的新寶典裏,需要新農人的眼界,也離不開老農人的質樸。

  創新農家樂業態

  屏湖村的農房幾乎全部依水而建。站在村旁的山頂向下看,偌大的水塘邊洋房整齊排列,遊客信步其中,時而走進蔬菜大棚摘點新鮮蔬果,時而坐在岸邊靜心垂釣。

  從小漁村到全省農家樂特色村,村黨支部書記繆發春説,千島湖實施水源保護以後,村裏人不再打漁,也就沒了賺錢的門路,後來湖景、山景、村景,吸引了一批批遊客來到這裡,屏湖村漸漸形成了現在菜園、果園、農家樂園三者互補互促的增收模式。

  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與環境項目管理專家羅伯特説,對於一些較貧困的地區,鄉村旅遊承擔著富裕一方的功能。在我國,農家樂主導的鄉村旅遊身上,致富是始終如一的驅動力。

  離屏湖村農家樂群幾百米的地方,正在規劃一個四星級的度假酒店。在村裏人看來,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等到度假酒店建好後,來屏湖村的遊客就可以在星級酒店、高端民宿、鄉村農家樂三者間有更豐富的選擇。

  就像任何一個産業一樣,農家樂也在經歷粗放低端向精細標準化的轉變。鄉村旅遊已不限于農旅結合,而是呈現多種資源、多個行業、多類産品、多類業態。這其中,人的要素最具可塑性,也是最難以攻克的一個命題。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在屏湖村創造的鄉村經濟新藍海中,方朝璽是第一個回鄉青年,隨後一帶二,二帶三,催生出一群農二代從城市重回農村:有人帶著一身經營技巧回來;有人把小清新風搬到村裏;有人撿起廢酒瓶,裝飾起村子的角角落落。

  宋美君在村裏的另一個身份是屏湖村農家樂聯合工會負責人。今年,縣工會在全縣開展“三級工會聯動,共助千島湖健康養生産業發展”專項行動,並在屏湖村成立了全縣首個聯合工會,開展農家樂健康養生知識講座和業務競技等,提升農家樂業主整體素質。

  “等到閒下來了,我準備帶著村裏的新老農家樂業主到外面去看看,看看差距在哪,看看我們提升的空間在哪。”宋美君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