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食品核準證來到了小作坊

  • 發佈時間:2015-10-07 08:29:26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坊經營步履維艱

  “技藝是祖傳的,純手工製作保留了古早味。”日前,在晉江市龍湖鎮陳店村,一家肉粕店的主人施美瓊告訴記者,“有訂單就做,當天做當天賣。”

  肉粕是泉州特色小吃,是精選五花肉經熬製等工藝後剩下的肉渣。這樣的土特食品在泉州地區有上百種,分佈在各個縣(市、區)。“晉江深滬鎮記錄在案的小吃就有40多種,尚未收錄的就更多了。”晉江市深滬鎮小吃同業公會會長黃清海説,傳統小吃大都通過家庭小作坊製作,工廠不大,人員不多,難以形成規範化生産和規模化經營,産品主要是散裝或簡單包裝,在縣域範圍內銷售。

  在晉江龍湖鎮衙口村,泉州市級非遺項目益盛花生第五代傳承人施佳榮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沒有QS認證,産品就不能進入大型商場和超市,一般都是通過熟人打開銷售渠道,或在農貿市場上出售,銷售渠道單一,很難打開市場。

  核準證帶來福音

  晉江市市場監管局生産科科長顏金盃指出,QS認證的門檻較高,要求食品生産企業的工廠具有功能分區,包括原料庫、包材庫、成品庫等,還要有産品出廠檢驗設備,以及企業管理、衛生等完整的配套條件。

  2013年,為了獲准使用“深滬魚丸”的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擺脫小作坊式生産的發展瓶頸,在當地政府、工商局、行業協會等單位的聯手之下,3家深滬魚丸個體經營戶抱團合作,成立深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申請到QS認證。

  “但有能力成立公司並取得QS認證的畢竟是少數,本土小吃絕大部分還是作坊式生産。”南安市食藥監局溪美經辦所所長陳青山説,“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生産加工條件核準證解決了食品作坊生産的難題。獲得該證後,小作坊經營者可向當地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協會提出使用證明商標的申請。”

  據了解,2013年8月,《福建省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監督管理辦法》出臺,規定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應依法取得核準證。為此,泉州設立了可納入取證管理的食品小作坊産品目錄,現已公佈兩批共21項,包括豬肉粕、魚丸、肉丸等。

  陳青山説,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獨立的生産加工場所,從業人員較少,規模較小,生産條件簡單,從事傳統、低風險食品生産加工(不含食品現場制售)的單位和個人,屬於個體工商戶。

  “與QS認證相比較,核準證的門檻降低了,但該有的基本條件都有,包括原料來源、衛生設施、生産流程、管理制度和檢測設備,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等。”陳青山説。

  小吃迎來新機遇

  自今年初開始陸續發放核準證後,目前泉州地區已有來自晉江、南安、石獅三地的6家食品小作坊獲得該證。

  今年8月,晉江龍湖鎮豪味食品加工廠獲得核準證。該工廠佔地200平方米,有六七個工人,每天平均銷售50多公斤豬肉粕。“以前,有廈門商人找到我,要申請代理權,開發當地市場。但因為沒有相關食品許可證,我沒敢答應。”施俊程説,“現在,産品可在全省範圍內合法流通,還可進入商超。另外,將核準證標識打上包裝袋後,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銷量肯定會提升。”

  龍湖鎮益華食品加工廠也在8月領到了核準證。店主施榮華表示,根據規定,以後進貨時都要查看供應方的營業執照、動物檢驗檢疫合格證等證件,保證原料來源的安全可追溯;在生産過程中,要注意生熟分開,提高殺菌消毒能力;各功能區域要隔開,細分為豬肉解凍室、切肉間、油炸間、調味壓榨間、包裝間等。

  王春誠是南安市“溪美高山成勝肉店”的店主,今年初店舖開張營業,主營牛肉丸,1至6月虧損約40萬元。“本打算最多做2年,如果再沒起色,就不做了。不過,6月拿到核準證之後,經營狀況大大改善,6月至9月只虧損10萬元。”王春誠説,“這令我看到了希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