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玉米市場長期走勢向好

  • 發佈時間:2015-10-02 07:30: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孫魯威

  9月17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八屆國際玉米産業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會議以“創新風險管理,助力轉型升級”為主題,旨在搭建一個資訊共用、溝通交流、業務合作的重要平臺。在短短一天的議程中,來自國家宏觀經濟決策部門、行業管理部門、企業界以及行業組織、金融投資機構的專家用智慧與經驗,形成了精彩的共鳴。通過他們經受的陣痛,通過他們描繪的藍圖,我們看到了的明確走向。

  産業政策在改革中不斷完善

  我國是玉米生産和消費的大國。2004年~2014年,玉米種植面積由3.81億畝擴大到5.56億畝,在糧食總面積的佔比由25%上升到33%;玉米産量由2606億斤增加到4313億斤,在糧食總産量的佔比由27.8%提升到35.5%。玉米數年位居中國糧食産量首位。消費量從2004年的2313億斤增加到2014年3613億斤,佔糧食消費量比重由24%提高到30%。今年6月,全國各類企業玉米庫存超過4000億斤,出現階段性供大與求,部分主産區出現了收不了,儲不下,銷不掉,財政補不起的局面。

  對此,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巡視員胡恒洋認為,十年來的糧食調控政策存在的問題終於集中表現出來了。無論臨儲價還是收購價,都沒有對市場價值形成機制發揮很好的主導作用。政府直接輸出數量越來越大,不僅增加了財政支出也增加了流動成本,形成了“進口入市,國産入庫“的産銷模式。目前我國農産品進出口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區域平衡難度加大。主産區産量增加,主銷區缺口增大,糧食跨區域流通量增加。目前糧食庫存75%在主産區,主銷區只佔9%,産品的增加,增加了運輸壓力和風險。

  完善調控政策迫在眉睫。一要改變調控方式,一方面要推動最低收購價格和臨時收儲政策向“價補分離”轉變,調高目標價格保險水準、目標價格貸款額度等。另一方面要加大農産品補貼力度,保證農民的穩定收入。二要推動進出口調控從“主要控制進口”向“有效利用國際市場”轉變。在更多利用國際市場的基礎上,農産品的調節作用將更加突出。三要推動儲備調節從“價格干預型”向“供求調節型”轉變。在一般情況下,中央政府不再進行臨時收儲和市場投放儲備,地方儲備要進一步加強。

  下一步重點工作,一是積極調整農産品進出口戰略,合理確定主要農産品進口規模,積極實施進口多元化戰略,在開放市場和準入方面要更加務實、靈活,強化進口與儲備結合。建成進口儲備調節機制。二是鼓勵農業“走出去”。側重農産品在市場和政策上的支援體系建設。走出去不是為了運進來,而是要增強中國農業在國際上的生産競爭力和貢獻率。

  玉米是飼料的主要成分,是中國豬業産業的主要原料。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楊振海介紹,當前,我國生豬價格進入上行週期,這一趨勢具有國際性。美國今年5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漲幅超過了25%,我國從3月份以來,活豬價格累計上漲50%,豬肉價格上漲33%。但2014年,全國出欄生豬7.35億頭,虧損809億元。養豬並未實現高利潤,只是在長期價格低迷和養殖虧損後進入恢復性和補償性上漲。目前這個上行週期,將維持一段時間。只要沒有重大疫情,今後一段時間不會出現大的波動。而玉米等飼料價格平穩,也表明成本推漲的因素很小。

  中國政府全力推動生豬産業現代化發展,用規模化、標準化等手段促進産業穩定。湖北近十年大力推廣規模養豬,目前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比重達到41.8%,比2010年提高了7.3個百分點。農業部穩定産業發展措施的重點是減少政府對生産和市場的直接干預,進一步加強資訊監測預警服務。更加注重金融保險等支援政策,特別是養殖用地、糞便處理、貸款這三大難點,將積極探索信貸擔保、貼息等方式,引導金融資本進入。要擴大生豬政策性保險覆蓋範圍,為金融支援解除後顧之憂,同時要積極推廣生豬目標價格保險試點。

  企業在陣痛中逐步找準了發展方向

  中國的玉米澱粉加工主要是兩個區域:東北和華北,佔了全國玉米加工的80%。近年由於木薯澱粉進口不斷擴大,由南向北擴張,木薯澱粉佔澱粉比例從百分之幾擴大到30%。中糧集團生化事業部總經理佟易對此憂心忡忡。他認為,國家托市收購價格把玉米市場價格托高了。東北托市收購玉米拍賣價格是2330元/噸,加工後就在2400元以上。由於成本高,東北玉米澱粉加工不斷減少,約減少了300萬噸的玉米加工量,減少了玉米澱粉産量約40萬噸。

  除了玉米澱粉,企業加工的玉米胚芽油和玉米粕等這些科技含量較高的副産品價格也都處於低靡狀態,其總量佔整個加工産品的30%,其價格下滑了9%。玉米澱粉從2012年到2014年基本上是虧損的,今年上半年澱粉需求繼續下降。企業加工一噸玉米虧300到400元,加工一噸飼料虧損700元。玉米加工成果糖,用於飲料、啤酒,卻只有1%到2%的回報。

  但從整體看,我國澱粉消費從2004年的1000萬噸,現在達到了1700萬噸,一直呈增長趨勢。佟易認為,震蕩之後,行業下游需求終將轉好。企業對此要有新的準備,一是準備應對更多的壓力,除了成本高外,還有進口衝擊。國家政策是不斷開放,企業的承載能力也必須不斷上升。二是隨著市場化推進,玉米這一基礎原料必將形成穩定的市場體系。加工業將在新常態下走出困境,走向依靠技術提升、成本降低、産品開發、品牌效應以及對新的資訊技術和市場運作技術的有效運用的綜合成長模式,實現穩定發展。

  北京偉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廖峰具有更遠的前瞻。他介紹,蛋雞産業整個總體量在6500億左右,折合配合飼料後是2500萬噸的總料,在整個玉米産業裏,佔非常大的體量。新型蛋雞産業發展最大的痛點是資本制約。我國蛋雞産業市場化程度高,資本化程度低,如何借助資本市場和金融保險,破解産業週期性波動是他的主攻方向。目前,中國的蛋雞産業進入新拐點,這些拐點正在借助資本的力量形成蛋雞産業發展的新方向。

  一是資本化促進蛋雞産業升級。一個做融資租賃的電器公司,不到半年投資10億元進入蛋雞産業,採用融資租賃來支援“三農”和“小微”。這種資本化工具的嘗試,對産業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最直接的就是規模化,逐步做成蛋雞産業生態圈,升級産業價值。二是消費升級倒逼産業升級。目前兩廣一帶蛋雞養殖230天就淘汰,這本是蛋雞的黃金時期,但把它變成肉食雞,品質很好。讓淘汰雞重新創造價值來源,這种經營方式,就變成蛋用和肉用兼而有之的消費模式。這也是資本促進形成的變化。三是養殖品種及養殖模式區域差異加大。由於南方飼養管理和社會化生産水準高,出現了北雞南移。南方新上雞廠的規模、標準、管理、人才等起點高,使蛋雞産業大發展。湖北這幾年就發展得特別快,蛋雞産業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取了良好的效益。四是把生産性能提高作為重要的創新點。蛋雞産業歷來低效,主要是産業的總體效率缺乏,沒有把原料、配方等的改善上升到産業鏈條上來考慮。網際網路的本質意義是提升效率,通過高效的資訊對稱,改善生産過剩,解決資本問題。期貨市場以及現代金融和資訊工具,可以實現産業整體價值的提升。

  總之,養殖業必須從生産要素驅動轉到産業價值鏈要素驅動的階段,如金融、市場、品牌等要素來驅動農業産業化發展的新階段。要加緊通過網路化推動玉米産業鏈上的企業形成聯盟,尋求協同發展。通過要素重組,建立一種利益分享機制,最終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期貨市場輔佐産業提升功不可沒

  象嶼農産研投事業部總經理于成剛介紹了做基差的感受。基差,就是現貨和期貨的價差,但基差也不單單是一個價差,它更體現出一種區域影響力,包括現貨價、庫存、利潤、消費。交易基差時,主要判斷的是現貨的強弱。由於政策市的影響,在玉米的交易過程中,去考量價差的交易,是沒有意義的。他認為做基差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行業對基差的理解與應用沒有目標。好的交易有時間因素在裏面,就是有不確定性在裏面,時間不確定性影響基差。基差真正運用起來,需要很長時間,這種時間包括整體市場的需求,包括玉米市場,這個市場是有效的。

  飼料加工企業是玉米産業鏈中比較細的一部分。上游種植環節和下游養殖行業,都有國家補貼政策扶持。唯獨在加工領域,需要靠市場化運作來承受市場的變化和風險。美爾雅期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晉介紹,飼料企業裏面有兩種類型,10萬噸為中小型飼料加工企業,10萬噸以上為大型飼料加工企業,這兩類在市場上發揮的作用不同。中小企業的需求是個性化的,不容易運用標準化的工具去為它進行風險管理。而飼料企業目前還有不小的虧損面,説明中小企業亟待利用風險管理工具提高素質。

  飼料加工企業兩頭在外,屬於動態庫存管理。企業不斷採購原料,原料採購,就面臨價格上漲的風險。用期貨即用買基差的方式去採購原料,作用就是能夠把産業客戶的一些利潤,通過讓渡給在市場裏面的一些博取價差收益的收益者,平衡價差,作為他們在收購時候的一些價格補償。期貨是一個線性關係,期權是一個非線性關係。美爾雅期貨有限公司在操作上是用一個期貨加一個滿意度期權,組合成一個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隨著競爭加劇,僅有數據還不夠,還需要新工具。期貨公司要為産業客戶提供套期保值服務,提供期權套利服務。孫晉説,目前,這種所有綜合服務很難拓展,因為企業的銷售數據是秘密,不是所有的産業都可以接受這種服務模式的。而期權産品,不僅研究價格、還研究波動、時間以及無風險利率。所以,期權對於加強産業和期貨行業的緊密聯繫,起到了更有效作用,使期貨公司對産業客戶的風險管理服務,有了更合適的切入點。

  孫晉説,2014年,雖然交易所期權交易沒有上市,但可把它稱之為“期權元年”,因為大商所在2014年組織了大量的期權培訓,通過一年的推廣,很多期貨公司和産業客戶結合,推出了一系列利用期權,特別是場外期權進行風險管理的各種試點。但這些試點很難複製,因為期貨公司承擔了保險公司的職責,如果沒有金融進入,難把這種服務做大。所以,必須深入嘗試,找到路子。

  大商所副總經理朱麗紅介紹,大商所的玉米期貨今年以來成交活躍,參與者增長顯著,已接近歷史最好水準。隨著雞蛋、玉米澱粉兩個期貨品種的上市,玉米期貨産業避險鏈條更加完善:玉米和玉米澱粉兩個期貨品種構成玉米深加工産業鏈避險體系,玉米貿易、飼料和深加工龍頭企業均利用這兩個品種進行風險規避;玉米、豆粕和雞蛋三個期貨品種又形成了雞蛋産業鏈避險體系。玉米期貨得以跨越兩個産業鏈,拓展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目前,交易所正圍繞玉米産業鏈,大膽探索“場外期權服務三農”等創新服務模式。今年8月,大商所積極推動保險公司、期貨公司、涉農企業,推出了國內首單基於大商所期貨價格的玉米、雞蛋價格保險。通過實施“倉單串換”等新制度,聯合大型企業集團,為産業鏈中小微企業提供交割便利,市場效果顯著。未來將通過推動“集團式交割”等制度創新,全面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