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瑪卡是“壯陽神藥”?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發首期謠言榜

  • 發佈時間:2015-09-30 21: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杜燕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杜燕)“瑪卡是‘壯陽神藥’”?“吃小龍蝦等於吃垃圾”?……今天,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公佈首個食品謠言榜,5個網路謠言入選。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今天表示,會定期公佈食品謠言榜,對網路謠言進行梳理、求證與分析,傳播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此次首期食品謠言榜名單如下:

  瑪卡是“壯陽神藥”

  一種名叫“瑪卡”(Maca)的植物産品近年來在國內的保健品市場逐漸火了起來,售出“天價”。“天然偉哥,改善性功能”、“治療不孕,調節內分泌”……瑪卡幾乎“包治”男女更年期各種衰弱,甚至被貼上“壯陽神藥”的標簽。

  【辟謠】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張才喜表示,瑪卡是一種十字花科的植物,與蘿蔔同科。食用瑪卡對強腎保健、提高免疫力確實有益,但是否能提高性能力,目前沒有確鑿的研究。

  張才喜提醒,如果消費者食用瑪卡後就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則更應當謹慎,很有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藥物成分。

  吃小龍蝦等於吃垃圾

  近年來,網路流傳著“小龍蝦在污水里長大”、“吃小龍蝦等於吃垃圾”、“外國人都不吃”等傳言。

  【辟謠】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研究員鐘凱表示,小龍蝦是雜食動物,生命力很強,能在污染水體生存。但餐館的小龍蝦基本上都是養殖的。除了外殼,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大多集中在頭部的鰓和內臟中,我們吃的尾部並無太多重金屬,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

  黃瓜是人們生活裏的家常必備蔬菜,可是“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彎黃瓜才是天然的”、“黃瓜買彎,韭菜選短”等流行帖讓消費者疑惑不已。那麼,筆直的黃瓜真的噴藥了嗎?

  【辟謠】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栽培與生理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于賢昌表示,直黃瓜、彎黃瓜都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形成。生長條件決定黃瓜彎直的比例,品種也有影響。溫光水肥等條件比較好,植株生長健壯,直黃瓜出現的比例多。

  我國允許在黃瓜上使用赤黴素、蕓苔素內酯、氯吡等10種生長調節劑,都是植物性激素。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品質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強表示,植物性激素與動物激素在性質、結構、功能、作用機理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物質,對動物不産生作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按照農藥來管理,並將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列入了農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和風險評估範圍,以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

  豬肉出現鉤蟲

  今年,註冊名為“上海圈子”的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現在,浙江、廣東……已大面積出現鉤蟲……近日貴陽晚報也刊登了……據了解現已流入北方,為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請各位速速轉告。”消息稱,這種鉤蟲高溫殺不死,上海市場已經出現了,請大家儘量減少吃豬肉。

  【辟謠】中國肉類協會技術專家高級工程師張子平表示,豬的肌肉組織中不可能出現鉤蟲。

  農業部畜禽産品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主任王君瑋表示,在豬常見寄生蟲中,鉤蟲只寄生在豬的腸道內,無法到達肌肉組織,而且在肌肉組織中無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蟲體。另外,寄生蟲不可能出現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情況。

  “豬肉出現鉤蟲”的謠言最早出現于2013年9月,在廣西龍勝傳出。

  黃鱔養殖添加避孕藥

  “吃黃鱔別吃那些又粗又大的,都是用避孕藥催肥的。”時至今日,這個流傳了十多年的傳言依舊能在網路上見到。

  【辟謠】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品質與標準研究中心主任宋懌表示,黃鱔變得又粗又大是因為在飼養過程中,採用了科學的飼養方法,解決了影響黃鱔生長的水溫和餌料等問題,與避孕藥無關。

  在飼料中添加避孕藥餵養黃鱔的科學試驗顯示,一個月內,黃鱔生長速度比不用藥物的黃鱔快大約10%,但在一個月後開始大批死亡,死亡率高達50%以上。黃鱔的養殖生長週期一般都較長,如果在養殖中真的使用避孕藥,將會造成嚴重損失。因此,黃鱔養殖中添加避孕藥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得不償失。

  據悉,中國食品辟謠聯盟今年8月底正式成立,新華網為理事長單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奶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飯店協會為副會長單位,旨在凈化網路環境、肅清網路食品謠言,促進中國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