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黃鱔為何又粗又大?專家:與避孕藥無關

  • 發佈時間:2015-06-05 17:35: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蘆超  責任編輯:金瀟

  “吃黃鱔別吃那些又粗又大的,都是用避孕藥催肥的”。時至今日,這個流傳了十多年的傳言依舊能在網路上見到。此前曾有專家為黃鱔正言,卻依舊不減人們寧信其有的心理。

  黃鱔又粗又大真的是因為使用避孕藥嗎?為此,新華食品專訪了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品質與標準研究中心主任宋懌研究員。宋懌表示,黃鱔變得又粗又大是因為在飼養過程中,採用了科學的飼養方法,解決了影響黃鱔生長的水溫和餌料等問題,與避孕藥無關。

  資料顯示,黃鱔刺少肉厚,營養價值較高,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黃鱔是以肉食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歡吃鮮活餌料,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黃鱔有忍耐饑餓的本領,一旦吃飽一餐,3-5天不吃食物,也不致死亡。 因此,黃鱔的攝食能力和餌料來源有限,經常是飽一頓餓一頓,其生長速度與攝食量多少有關。黃鱔在長期不攝食的情況下雖不會死亡,但體重會明顯降低。

  宋懌告訴新華食品,自然狀況下,黃鱔在20cm左右、還沒有達到上市規格時,雌性個體就可以達到性成熟,因其性腺的發育會影響到體重增長,若推測使用避孕藥抑制雌鱔的性腺發育和排卵,看起來可節省繁殖耗能,達到增肥促進生長的預期。實踐證明黃鱔有 “同類抑制”的習性,當黃鱔密度達到15尾/平方米以上時,雌性黃鱔的繁殖會受到抑制,這種情況下雌鱔不會産卵,也能養得較大。

  然而,宋懌強調,現實的養殖情況是,黃鱔的養殖密度都在35尾/平方米以上。在飼料中添加避孕藥餵養黃鱔的科學試驗顯示,一個月內,黃鱔生長速度比不用藥物的黃鱔快大約10%,但在一個月後開始大批死亡,死亡率高達50%以上。黃鱔的養殖生長週期一般都較長,如在大田生産中真的使用避孕藥,將會造成嚴重損失。因此,黃鱔養殖中添加避孕藥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得不償失。

  因此,“在黃鱔生産中使用避孕藥既不科學,也不能提高養殖效益”,宋懌表示。那麼,市場上的黃鱔可以安全放心地食用嗎?

  新華食品查閱資料發現,根據農業部2008—2011年對黃鱔的産地監督抽查的結果,黃鱔的乙烯雌酚激素超標率為0,藥殘監測合格率達到98.78%。為了進一步確證黃鱔中是否使用了避孕藥,2014年農業部各水産品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按不同季節、不同規格,採集了我國黃鱔主産區的黃鱔樣品,全面排查黃鱔中是否含有己二烯雌酚、左炔諾孕酮等27種激素(包括了目前所有避孕藥的有效成份)的殘留情況,跟蹤評估均未發現有檢出的情況。

  一直以來,我國一直流傳著“冬吃一支參,夏吃一條鱔”的説法。宋懌表示,目前,黃鱔的外源激素檢出率為零,其他藥物的檢出率低,“因此,黃鱔産品還是安全可靠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