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零團費”遊客活該挨宰?

  • 發佈時間:2015-09-30 15:25:00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陳 方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 方

  陜西咸陽40多名遊客近日遭遇“零團費”陷阱。在香港,他們被導遊帶進一家珠寶店後,珠寶店大門便關閉了,直到3個小時後所有人都買了東西才被放出來。但他們似乎並沒有被輿論同情。很多人都嘲笑這些遊客:“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防範意識都沒有,不宰你又宰誰呢?

  有關“零團費”陷阱的新聞並不少見。最初,輿論是把矛頭指向旅行社涉嫌欺詐消費者,類似事件多了之後,輿論又開始指責遊客抱著“佔便宜”的僥倖心理才掉進了消費陷阱。

  旅遊是消費,在消費領域,“便宜無好貨”這個傳統意義上的常識,如今是否還有普遍的經驗意義,實際上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否則,那麼多“特價”商品豈不都成了陷阱?在消費市場上,各行各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特價活動越來越多,很多消費者專門盯著“特價”,這也是一種消費觀。

  我每次出門都盯著特價機票,並不會因為“特價”而對服務不到位忍氣吞聲。去年,因為搶到旅行社的“特價尾單”,花了500元跟團在泰國玩了6天。那個旅行團裏,我私下打聽了其他遊客的團費,從1500元到2500元再到3500元不等,我的500元團費和“零團費”沒有太大區別,但是這個旅行團並沒有因為團費不等有服務差異。那趟旅行,確實去了一些購物點,“地導”也會因為遊客不購物甩臉色,好在沒有出現強制購物的情況,總體而言,那是一次性價比還算高的旅行。

  所以,我並不認可輿論動輒指責遊客的“貪婪”。旅行社不是福利機構,不會做虧本買賣,我們也知道“零團費”是旅行社的特價促銷,可遊客並不清楚一個旅行團裏“零團費”的遊客能佔到多大比例,雖然旅行社從這部分遊客身上賺不到錢甚至貼錢,但如果非“零團費”遊客佔到絕大部分,旅行社也並非沒有盈利的可能,這也是他們的經營策略。那麼,我們是不是天然地認為“零團費”遊客一定意味著被宰?這樣的潛意識其實也背離了契約精神。

  如何看待落入“零團費”陷阱裏的遊客?首先應該搞清楚的是,這些遊客在報名“零團費”時和旅行社達成了什麼樣的協議,協議裏有沒有必須消費甚至最低消費的規定。合法經營的旅行社既然推出“零團費”項目,遊客就有“零消費”的權利。

  一切本應基於協議內容以及契約精神之上再做評判,遺憾的是,輿論總是習慣性基於情緒之上表達態度,這對“零團費”遊客並不公平。如果按照目前輿論表達出的態度,説得誇張一些,那些乘坐“一元特價機票”的乘客,他們的航空安全能否保障是不是就無所謂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