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您留意過裝修[保修期]嗎?

  • 發佈時間:2015-09-30 01:29:42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喬遷新居本是件愉快的事,可家住欣欣茗園的王先生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新房入住不足一年便接連出現地磚鬆動、墻面返潮等問題,而之前的裝修公司處於“失聯”狀態。無奈之下,王先生只好找別家裝修公司解決裝修“後遺症”,可溝通中對方聽聞是一些費力不賺錢的小問題,要麼以各種理由推辭,要麼提出的修復費用頗高,如此一來王先生的裝修“苦果”只能自己咽。

  忽視“保修期”裝修苦果自己咽

  近年來,由於人工、材料等費用不斷攀升,家裝費用也一路水漲船高。為了在自家裝修中兼顧舒適並凸顯個性,業主舍得投入,雖説家裝花費越來越高了,可各種裝修問題也隨之而來,特別是不少入住一兩年的房子若出現品質問題,一旦過了“保修期”,很難進行有效維權。記者在省消協了解到,近年來裝修問題的投訴在逐年升高,今年上半年全省消協組織接到的消費者投訴案件中,生活、社會服務類671件,佔投訴總量的21.23%;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44件,佔投訴總量的1.39%;房屋建材類案件177件,較去年同期上漲16.45%。

  在對市民的隨機採訪中,記者發現像王先生這樣的業主也不在少數,問及裝修中最關心的問題時,回答多集中為工期、裝修效果、水電暖、費用等問題,恰恰忽略了工程“保修期”。針對裝修“後遺症”,似乎大家都有話要説,而反映的問題多為裝修後的房間墻面多處開裂,鋪設的電線容量不夠,不能帶動家用電器,存在火災隱患;裝飾櫃、衣櫃等多處櫃體貼面顏色不一致;裝修公司提早撤場,留下“爛尾工程”惹人煩等問題。

  “我的房子入住時間整整一年兩個月,當時簽的合同還是老闆手寫的,記得對裝修質保金我們做過一個約定,就是驗收合格完一個月內沒有問題,結清最後剩餘的5%的裝修款。但當時覺得工人很辛苦,裝修過程中相處得還好,就在他們完成基礎保潔後付清剩下的裝修款,沒扣一分錢的保證金。可現在客廳的三塊地磚和廚房的幾塊瓷磚都出現了問題,每次打電話對方總在拖,最後我選擇放棄,乾脆就湊合著住唄!”家住雁灘的市民姚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真是吃一塹長一智啊,現在弟弟的房子也在裝修,我不止一次地提醒他關注質保期的約定。”

  您知道嗎?其實家裝也有“保修期”

  大家都知道食品有保質期,家電有保修期,那麼房屋裝修呢?記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9月,由商務部頒布的國內首部《家居行業經營服務規範》正式實施,服務規範對裝修公司該承擔的責任進行了劃分。今年的9月1日,新修訂的《甘肅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它的修訂施行被譽為全省消費領域的一件大事,對有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經營者經營行為及提高全社會的消費維權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新《條例》對住宅裝修單設了條款,主要有三個層面的規定:一是規定從事住宅裝飾裝修的經營者,應當與消費者以書面形式約定裝飾裝修的項目、數量、標準、價格、材料、施工時限等內容,並按照約定的內容,保證建築裝飾裝修的工程品質和環保要求,按時完工,不得偷工減料,價外加價。二是裝飾裝修工程的質保期限自裝飾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不低於兩年,保修期限內因

  維修産生的費用由經營者承擔。三是違反約定條件,必須返工或者更換材料的,應當按照與消費者重新約定的時限完成返工或者更換材料,其費用由經營者承擔。

  連日來,記者對市內部分裝修公司走訪調查中發現,凡正規家裝公司,在與業主簽訂合同時都會明確規定家裝保修期,但每家公司保修年限不同,一般都是一到兩年,保修的範圍即合同中約定的內容。“普通家裝主要分裝修和主材兩大塊,目前主材這一塊相比以前規範多了,産品品質一旦出現問題可以隨時向相關部分投訴,但家裝這一塊的維權卻比較週折。就質保期而言,雖説有些公司會打出終身質保的承諾,但多是一種行銷方式而已,現在正常的家裝保修期就是兩年,兩年內很多可能出現的品質問題都會集中體現,但如果扛過了兩年,業主對先前的裝修就沒什麼新鮮感了,而一些能忍的小問題就忍了。”業內一位從業八年的裝修設計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何防止“高興事”變成“煩心事”

  雖説裝修保修期內但凡合同中列出的項目出現品質問題,都可以和裝修公司取得協調,但記者了解到,在家裝施工的眾多項目中,墻面開裂、房屋滲漏等常見的問題由於影響因素較多,即便是在質保期內裝修公司也會區分責任。例如就拿墻皮開裂來説,如果是業主入住後由於個人原因發生漏水,或裝修後的房子長期不居住等原因發生的開裂,裝修公司是不負責的。

  “其實裝修的圈子並不大,如果是熟人介紹的活,出現地磚鬆動等小問題我們搭個工費就去處理了,但如果業主遇到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遊擊裝修隊問題就比較麻煩。相比于正規裝修公司,他們的經營成本很低,而且流動性大,工人整體素質不高,更談不上管理水準和諸如質保期等方面的服務了,如果遇上隱蔽工程做得好的工人,等入住一段時間後出現問題也許就找不到人了。因此,建議消費者裝修房屋一定要找正規的裝修公司,睜大眼睛,謹防上當。”雁灘一裝修公司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提醒道。

  省消協相關人士表示,住宅裝修糾紛確實很複雜,處理起來也比較棘手,業主也就是消費者往往處於弱勢地位,維權的成本比較高,常常使喬遷新居的“高興事”變成了“煩心事”。消費者在選擇裝修公司時一定要認清相關資質,在溝通中認可報價後要簽訂施工合同或協議書。在簽訂合同環節,要注意寫明裝修的具體要求和完工日期、裝飾材料的具體品牌、規格及型號質保等相關問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記者薛曉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