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裏回應財報數據造假質疑:中國人購買力旺盛

  • 發佈時間:2015-09-25 15:33: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阿里巴巴回應海外投資者:我們的銷售額為何這麼高

  中國日報網9月25日電(信蓮)最近,一些頗受推崇的投資者開始質疑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多項財報數據的準確性。財富中文網24日報道稱,在最近與《財富》的對話中,阿里巴巴對此給出了坦率的回應,它解釋稱:中國網購消費者數量龐大且購買力旺盛,而阿里巴巴的網店是他們買東西最愛去的地方。

  報道原文如下:

  《財富》上周曾報道,一些頗受推崇的投資者開始質疑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多項財報數據的準確性。Bronte Capital對衝基金經理約翰·漢普頓甚至暗示稱,阿里巴巴可能涉嫌“數據造假”。

  在最近與《財富》的對話中,阿里巴巴對此給出了坦率的回應,它解釋稱:中國網購消費者數量龐大且購買力旺盛,而阿里巴巴的網店是他們買東西最愛去的地方。

  對阿里巴巴的懷疑論調基本可以歸結為一條:其財報公開的數據高到令人難以置信。一家美國人幾年前根本都沒聽説過的、立足於新興市場的公司,怎麼就能讓美國的巨頭們都相形見絀?——它的顧客比亞馬遜還多,發貨量比UPS還大,增長速度比Facebook和谷歌還快。漢普頓歸結為:“這顯示出中國人的購買力遠超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大部分地區。”

  漢普頓特別提到了2014年的“雙十一”購物節,據阿里巴巴稱,那一天公司收到並處理了2.78億份訂單。這可相當於亞馬遜在美國的網購促銷日“網路星期一”收到的1,600萬訂單的17倍還多。漢普頓懷疑阿里巴巴是否有足夠的員工或物流資源在一天內打包和送出這麼多訂單。

  但儘管阿里巴巴的數據看起來美好得不像真的,卻還有另一種可能:它實際上就有這麼牛。《財富》的數位讀者以郵件和Twitter為阿里巴巴的數據辯護,並解釋了中國的電子商務規模為什麼“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一名讀者寫道:“想要了解中國人的購買力,就去谷歌搜索一下‘中國遊客在加利福尼亞的消費’。”(搜索之後我們發現,中國遊客每次訪美都會消費6,000至7,200美元,在各國遊客中名列第一。)另一名讀者給我們推薦了一部紀錄片,介紹了遍佈中國的為阿里巴巴和其他電商送包裹的快遞大軍。

  《財富》邀請阿里巴巴對其數據進一步講解以解答懷疑者的疑惑。有沒有可能其實是阿里巴巴的業務規模太大,導致美國投資者實際上是坐井觀天呢?根據阿里巴巴美國發言人鮑勃·克裏斯蒂的回答,答案簡單説來就是兩個字:是的。

  克裏斯蒂在談到美國和中國市場時表示:“你不能拿蘋果去和橘子比。”他舉了一個許多華爾街人可能熟悉的例子:“我們在淩晨兩點的時候可以下樓去街角的商店買牙膏。在中國這樣行不通,唯一的辦法是去網店,然後讓人把牙膏送到家裏來。”

  克裏斯蒂隨後給出了一些具體數字:“給你一些數據體會一下。”

  中國有14億人口,比美國的3.21億人口多10億以上。

  中國有6.68億網民,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以上。

  去年中國人用手機完成的購物中,有86%發生在阿里巴巴網站上。

  阿里巴巴有3.67億活躍買家(即一年內在該網站購買過商品的用戶)。換句話説,阿里巴巴的客戶比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人口加起來還多。

  阿里巴巴的活躍買家平均每年購物58次,即每週購物一次以上(且每次購買商品不止一件)。

  阿里巴巴網店有超過1,000萬活躍賣家。相比之下,亞馬遜全球的活躍賣家只有200多萬(該網站售出的全部商品中,40%來自他們)。

  去年“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的銷售額高達93億美元,比美國黑色星期五(銷售額15億美元)和網路星期一(銷售額20億美元)加起來還多。(並且也比美國從感恩節到網路星期一共五天的網購狂歡周銷售總額還多41%,後者為66億美元。)

  阿里巴巴的15家合作快遞公司平均每日要送3,000萬個包裹。相對而言,UPS平均每日快遞包裹數為1,800萬個,2014年包裹數最多的一天為3,500萬個。

  阿里巴巴平均每日快遞包裹數要多於美國郵政史上最繁忙的一天:2014年12月22日(耶誕節前的週一),那一天美國郵政快遞了2,820萬個包裹。

  阿里巴巴的快遞員多達150萬人,這支物流大軍的人數比UPS(43.5萬人)和聯邦快遞(30萬人)加起來還多。(阿里巴巴不直接雇傭任何快遞員,這些快遞員來自15家合作的快遞公司,他們搭建了物流網路。阿里巴巴公司本身擁有3.45萬僱員。)

  在中國,除了蘋果公司自己的網店之外,阿里巴巴是唯一得到蘋果授權的iPhone線上銷售方。

  阿里巴巴的發言人還提供了其他一些數據,這些數據也許能夠解釋為何投資者難以理解其業務規模。據克裏斯蒂估算,公司有80%的股東位於美國,90%的股東在中國境外。在阿里巴巴網購過的美國人很少,尤其是在中文的天貓網站。克裏斯蒂稱:“我們的投資者沒有親身用過我們的産品。如果有在美國的人用過,我保證那也是住在美國的中國人。”

  當然,如今龐大的規模並不能保證阿里巴巴未來一片光明。對公司數據的懷疑正好出現在特殊的敏感時期:上週六恰好是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一週年。鎖定期結束後,阿里巴巴的大股東就能大規模拋售股票了。從那天起,公司股價開始暴跌,比起今年年初已經下跌了42%。投資者們保持了謹慎態度,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經濟似乎正在放緩。而後一種情況意味著阿里巴巴當下的這些數據高歸高,但可能到頭了。(譯者:嚴匡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