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與其關注數字 不如埋頭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9-25 07:33:35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劉 珅

  走出“數字焦慮”

  今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5%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進出口增長6%。

  上半年我省與之對應的數字則分別是7.8%、9.1%、14.6%、10.6%和負增長16.9%。兩相對比,實際數據與預期有一定落差,尤其是外貿似乎是遇到了“寒冬”。數字固然重要,但與其過分關注這些,不如埋頭轉型,走出“數字焦慮”。

  “與全國整體情況一樣,影響經濟增長的要素狀態發生變化,山東經濟潛在經濟增長率逐步下降,實際經濟增速較去年繼續回落。”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認為,上半年經濟緩中趨穩,仍處於合理區間,但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積極因素逐步累積,但轉型升級路程還較漫長;保持山東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主動作為。

  “我們注意到上半年我省城鎮新增就業72.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6.3萬人,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72.7%和71.9%;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9%和9.7%,這組數字可以説是上半年我省經濟穩定的‘壓艙石’,GDP增速放緩而就業收入穩定,就不必為速度過分計較,更為重要的是,還應該看到我省經濟正在發生的積極變化。”山東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東輝告訴記者。

  穩中趨進不易,手握勝算絕非靠偶然。以呈現負增長態勢的外貿看,外經外貿逐月恢復,連續兩個月實現增長。實際到賬外資86.8億美元,增長6.2%。對外實際投資27.1億美元,增長26.8%,其中優勢産能境外轉移投資增長60%。

  上半年我省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32%,比年初提高0.6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5.4%,高於全部投資增幅0.8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5.9%,佔工業投資的53.4%,這些是我省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底氣”。

  用足自貿區紅利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我省繼續保持外貿優勢的關鍵,機遇與挑戰並存。截至去年年底,山東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企業(機構)124家,中方投資28.1億美元,增長106.5%,佔全省的44.7%。

  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廣傑認為,我省應抓住“一帶一路”的重大機遇,積極地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促進轉型升級。

  與數字相比,轉型更為重要且不易。據省服務業辦調研分析,我省出口商品結構以資源類和勞動密集型為主,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處於中低端,農産品、紡織服裝和機電産品出口所佔比重約為七成,去年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占比不足13%,低於全國14個百分點,服務外包基本處於起步發展階段。

  與我省關係更為密切的則是中韓自貿區。今年6月1日簽訂的中韓自貿協定,首次引入了地方經濟合作條款,明確將威海和仁川自由經濟區列為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6月20日威海則順利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直購進口業務,使我省搶佔了部分政策的先機。

  上半年我省對韓進出口較去年佔比提升1.8個百分點,其中機電産品還逆勢增長12.5%。以威海為例,第一季度雖然進出口下降12.2%,對韓進出口卻增長35.1%,對韓貿易的增長直接拉升上半年威海進出口額較一季度上升2.2%。

  “世界經濟復蘇較慢導致購買力疲軟、部分地區加速貿易再平衡等,使我省進出口不可能置身全球經濟環境影響之外,但也要看到我省自身具有的競爭力,比如中韓自貿區等正是我省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的新增長點,隨著紅利釋放期效應逐步加大,應該還會繼續改善,下一步就是要提高産品出口技術含量。”張東輝説。

  出口結構的改變正如轉型升級,並非一朝一夕,首先是以點帶面的改善。據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朱聲凱介紹,年初兩座由海西重機自主研發的海上鑽井生活平臺裝船,起航運往中東,這是我國首次生産的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升降平臺,今年9月以及明年開年還將陸續交付新平臺。公司産品主要市場就集中在“一帶一路”。

  從中高速到中高端

  今年上半年,我省集中出臺了《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關於穩定外貿增長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意見》《進一步搞活流通促進消費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旨在保持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勢頭不減。

  “從山東經濟歷史數據看,消費增速保持相對穩定、對經濟增長起基礎性作用;凈出口基數相對較小、對經濟增長起補充性作用;投資數額較大、對經濟增長起關鍵性作用。綜合以上特點,山東經濟應多措並舉,全面增強‘三駕馬車’的能力。”劉冰告訴記者。

  上半年我省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先行指標可見一斑:全省工業用電量下降0.4%;貨運量增長0.8%,其中鐵路貨運量下降7.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比年初增加3145億元,同比少增649億元。計劃總投資下降5.5%,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個數和計劃總投資分別下降31.7%和33.5%。

  下行壓力離不開大環境,影響經濟下行的週期性、結構性、體制性因素相互疊加,國內總需求低迷和部分嚴重産能過剩並存,我省增長動力轉換將會持續一段時間;好的方面是上半年一系列“重頭文件”改革紅利尚未完全釋放,財稅政策還有操作空間。就程式而言,從項目審批到轉化為實際投資和生産力,要有一個釋放的過程。

  動力轉換是“抗壓”的關鍵,上半年我省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增長37.8%和44.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正在形成;電商交易額增長超20%,各類創業集聚區、創客中心、服務平臺發展勢頭強勁;民營經濟活力增強,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9.4%,民間資本在固定資産投資中比重達到82.1%,民企已超過外資企業成為第一大出口貿易主體。

  “動力轉換、‘三駕馬車’由高速轉向中高速,恰是我省産業邁向中高端的機遇。”張東輝告訴記者,“如果一味是過去那些低科技含量産品有市場,誰還生産高科技含量的産品,無論內需還是外需市場都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過去高增長的數字繁榮背後是對創新投入的不足,這種現象要隨著新常態而改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