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捕魚捉蝦,江蘇漁民走天涯

  • 發佈時間:2015-09-25 07:33:08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4日,由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發起成立的中國南極磷蝦産業科技創新聯盟在海門成立。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顯良説,這個創新聯盟選擇在海門啟動,是因為海門的南極磷蝦正在異軍突起。聯盟的設立,對江蘇漁業“走出去”,將是有力促進。

  “海上工廠”捕撈南極磷蝦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介紹,南極磷蝦在極寒地生長,主要分佈在南極南大洋表層水中,長4—5釐米,屬蝦中“小個子”,是企鵝、海鳥、鯨等的餌料。因為富含蝦油、蝦青素、低溫酶等營養物質,是全球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之一,被稱為“人類未來的動物蛋白庫”。

  省海洋漁業局副局長張建軍説,南極磷蝦總儲藏量達10億噸。按10%可捕量計算,每年至少可捕撈1億噸,比全球年海洋所有可捕撈總量還要多,已被我國定位為“第二遠洋漁業”。到南極去捕撈南極磷蝦,正成為我省遠洋捕撈的新選項。

  江蘇深藍遠洋漁業有限公司則是這一創新的嘗鮮者。公司負責人王志説,去年開始,深藍遠洋投産4艘磷蝦船,至今已捕撈5.13萬噸,産值3.51億元。王志説,一個投資15億元、建造2艘國際先進的萬噸級南極磷蝦捕撈船項目,今年4月已在海門啟動。到2017年7-8月,兩艘“海上工廠”投入使用,遠赴南極捕撈南極磷蝦並進行粗加工,屆時每天可捕撈磷蝦500噸。

  “南極磷蝦很嬌貴,出水後蛋白質容易變性,6小時就會化成一攤水。”水産專家説,發展南極磷蝦捕撈産業光有捕撈還不夠,必須形成與之配套的深加工産業鏈。由此,中國水科院、海門、深藍遠洋合作,規劃興建佔地600畝的南極磷蝦産業園,利用深藍遠洋捕撈的南極磷蝦,進行精深加工和科技研發。

  省海洋漁業局外經辦副主任王新勇説,截至6月底,我省有44艘遠洋漁船分佈在北太平洋、東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緬甸、汶萊、幾內亞、摩洛哥等海域作業,捕獲各類遠洋水産品 1.43萬噸,産值1.11億元。6艘金槍魚延繩釣船、2艘魷魚釣船建成,10艘拖網捕撈作業船舶主體結構基本完成,這將成為建設漁業強省的重要支撐。

  張建軍透露,我省正考慮組建1億元遠洋漁業産業股權基金,引導江蘇企業和社會資本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漁業項目合作。

  用美國魚製作魚松魚餅

  武進滆湖邊的劉建民,從小喜歡抓魚,當了漁民。這兩年,他把魚生意做到美國密西西比河。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為控制藻類,引進亞洲鯉魚。“亞洲鯉魚”,絕大多數是鰱魚。由於洪水原因,瘋長的亞洲鯉魚沿著密西西比河一路北上,30多年間,進入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並到達五大湖邊緣地帶,成為所向披靡的“殺手魚”,給途經水域其他魚種帶來了災難。美國政府採用築壩、電網甚至下毒等方式進行控制和圍剿,預算投資180億美元。

  美國人眼中的災難,在劉建民看來卻是難得的商機。“美國人不吃亞洲鯉魚,可以捕撈後就地加工成魚松、魚餅、魚棕、魚條、魚柳等膨化食品,在當地銷售呀。”有了這個想法,劉建民每個月飛赴美國一兩次。

  9月22日,記者打通劉建民電話,他正在赴美國的路上。這一次,他先到肯塔基州,還要去加州、得州,實地考察密西西比河沿岸適合魚加工的城市。他計劃用3年建30個美國亞洲鯉魚加工廠,每個廠投資300萬美元。第一個廠已建成,兩個工程師長駐美國。這些工廠全部建成後,每天可加工60萬磅亞洲鯉魚。一年半左右,成本有望回收。“美國水質好,密西西比河又是活水,亞洲鯉魚是淡水魚,肉質鮮美。加上美國華人很多,銷售不用愁。下個月魚松就可以上市了。明年10月,計劃把魚松、魚餅、魚棕等銷到國內。”

  到寮國繁育養殖羅非魚

  利用技術和生産優勢,到國外進行水産養殖,我省一批漁業企業“走出去”又有新追求。

  鎮江華大基因水産公司在寮國萬象、寮國國防部漁業局共建1000畝基地,用來養殖羅非魚和部分斑點叉尾鮰、巨鯰。

  公司負責人徐軍明每個月都要去寮國。“1000畝基地,魚塘水面面積700畝,從魚苗放養到現在,羅非魚已長到三四兩重,再過兩個月長到一斤多,就可以起網捕撈,年産量預計1400-1500噸,産出300多萬美元。”

  幾天前,在鹽城召開的江蘇海洋漁業國際推介會上,寮國國防部漁業局局長本森·雅陶發出肺腑之言,對中老羅非魚項目的合作深表感謝。

  加強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漁業的國際合作,我省不僅有企業到寮國育種、養殖、加工,政府部門也積極作為,省海洋漁業局與印度中央省漁業與畜牧廳、旁遮普省畜牧業奶業漁業廳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水産養殖及技術合作。

  按規劃,到2020年,我省將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作建立2-3家海洋經濟創新示範園區和海洋科技合作園區,培育5家有一定競爭力的海洋經濟本土跨國公司,發展遠洋漁船120艘以上,遠洋漁業産量超過10萬噸,産值超過15億元。到那時,全球漁業版圖上將有更多江蘇色彩。 本報記者 邵生余 丁蔚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