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遇冷 創業孵化卻走進新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9-25 03:31: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本霜降,創業寒冬”,如果近期談論創業投資,一定繞不開這8個字。一方面,受股票市場影響,資本不斷降溫。另一方面,低門檻的O2O創業開始成批被列上“死亡名單”。然而,與創投相關的孵化器則似乎未受到影響。名目不一,主打各異的孵化器繼續以己之長切入創業孵化。

  “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近30年,在初期成功探索和中期政府強力主導基礎上,近十年進入深化發展期,呈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功能專業化、技術服務平臺化和組織網路化發展。創業孵化活動已進入開放時代,孵化器從內部自系統封閉運作不斷與社會開放融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顏振軍這樣説。

  是的,雖然資本並不像半年前那樣火熱,而全國各地創業的熱情並沒有減退。創業市場已經崛起,圍繞創業服務的創業孵化業迎來新的大發展,將形成多種力量、多種模式、多種機制共同促進的全鏈條、多層次、立體化格局。“這既是適應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創業大發展的必然選擇。”顏振軍這樣説。

  市場與政府共同發力 推動創業服務

  最近,科技部下發了2014年度通過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審核的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名單及範圍面積,位於開發區的濱海服務外包産業有限公司和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有限公司通過了此次考核。據介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減免,減輕其運營成本,緩解孵化器資金緊張的問題,切實解決企業發展和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孵化器的歷史由來已久,而從早期的政府主導,到現在的36Kr、眾創空間、創客咖啡……一系列新形態的創業孵化服務撲面而來。在介紹天津的情況時,天津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馬鳳嶺説:“我國孵化器即將步入公益型與營利型並行時代,後者逐漸主導之勢。”政府較少甚至不再直接創辦孵化器,而是加大對各類組織建立孵化器提供資助。各類市場主體主動作為,建立的孵化器更多采用營利型模式,並同時提供公共服務。但同時,建立非營利型孵化器仍然是必要的,特別是在相對落後地區,以克服“市場失靈”。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及國營孵化器的民營化的情況也將出現,這涉及未來孵化器利益結構合理化。“傳統的國營孵化器面臨分類改革或改制,一部分將轉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乃至民營企業,也可能探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將有利於傳統孵化器去行政化,調動經營團隊創造力,增強市場競爭力。”馬鳳嶺這樣説。

  由“小眾”轉向“大眾”

  “這是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

  你對這樣一句話一定不陌生,沒錯,我國已成為全球創業最活躍地區之一,滿懷激情的年輕人不僅有無窮動力和激勵進行創新,且從事前沿性或突破性的創新並使之商業化,大量創業型公司崛起。與此同時,創業經紀也初露端倪。

  雖然現在資本市場遇冷,但各地興建孵化器和開始各種創業服務的熱情並沒有減退。“我國創業孵化機構數量必將大幅增長,這已經是一個行業。孵化機構的形態也會更加豐富,並不拘泥于形式,如挖掘農副特色産品的農業白領孵化器,農村草根孵化器,創客與極客空間,虛擬孵化器,院所與企業內設孵化機構,高校實訓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導師制工作站等。”顏振軍是我國第一篇科技企業孵化器博士論文的作者,他對此深有感觸。

  咖啡館、網路平臺、媒體、廠房……似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創業,而創業者也不再是單打獨鬥。“在投資促進、培訓輔導、媒體延伸、專業服務及創客孵化型等‘眾創空間’基礎上,發展出更多輕資産重服務的市場化、專業化、整合化、網路化的,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不同行業和特點的創業者的獨特需求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服務的創業平臺。”馬鳳嶺這樣説。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餘家,就業人數175萬;全國創業投資機構1000余家,資本總量超過3500億元。全國近30萬項技術成果通過技術市場轉移轉化,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8577億元。與此同時,産業孵化器不斷涌現,其孵化重心不再是若干初創企業,而是專注于某個新的細分産業或提升既有産業,沿著細長的産業鏈條提供精細的産業孵化服務。顏振軍介紹,這些不同的模式包括以“網際網路+”為方向的,以內生創業、衍生創業以及公司創業活動為主並結合外源創業的市場端主導的,以及混合型等,將在網際網路、智慧製造等新興産業、服務業及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跨界融合等領域催生新的産業形態,帶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全國近30萬項技術成果通過技術市場轉移轉化,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8577億元。科技産業引領的孵化器成為其中亮點,由創新端主導,以一個科學或技術平臺為基礎整合其他種子資金、導師、市場渠道等孵化資源,其孵化活動前移並深度嵌入創新鏈中,實現産學機制融合。“未來他們的發展可能有兩個方向,一是培育體制內的科學創業家,發現通才並促進其成長;二是吸引特定細分領域的創業者。”

  國際化!轉向全球配置資源

  談到孵化器,我們還會天然地想到大洋彼岸的矽谷。然而這個距離已經越來越近了。我國龐大的市場資源與全球高度融合,對國際創業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國外也對我國更多放開市場,便於創業者利用兩個市場、兩種人力、兩方資源。越來越多的孵化器形成了高冷的“啞鈴型結構”,啞鈴的一端是我國一部分孵化器建立國際企業孵化器,一些國外孵化機構來華建立孵化機構;另一端是我國孵化器建立海外孵化基地。海內外兩端一體化的孵化活動將使階段孵化、技術與資金孵化等互補合作,加速企業成長。“這樣的模式下成長的企業也更加國際化,促進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顏振軍説。

  找到屬於自己的行業“圈子”

  創業是個“圈子”,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於是,社區型的創業經濟誕生了。“眾多小而精的孵化機構與相關專業特色創業服務資源高度聚集,除了導師、天使等,面向創業服務的相關資源還包括財務、法律、心理諮詢、創業公寓等生活及娛樂服務,形成創業者找圈子、找技術、找項目、找錢、找人、找諮詢、找代辦的創業生活生態圈。”顏振軍這樣介紹。

  “任何創業行為都應該符合企業成長規律,沿著企業成長生命週期運作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鏈條將更適應市場需求。”馬鳳嶺説,相關行業協會,如中國企業孵化器協會也將整合整合全國創業孵化各種相關要素,發揮重要的促進功能。“行業的整合和協作是大勢所趨,”顏振軍説,回應企業孵化以及産業孵化需求,孵化器將圍繞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全球範圍的資源整合,與其他層次和類型的服務行業合作共進,朝著全鏈條、多層次、立體化方向發展。具有單一功能的某一機構或者自行延伸鏈條,或者與其他鏈條整合,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

  ■相關連結

  以用戶為中心才是制勝之道

  孵化模式即孵化器促進科技創業企業成長的策略,包括提供給創業者何種資源、如何提供等。創業經濟的發展將推動孵化器更加以市場為導向,探求更高效的孵化模式。如面向産業、面向問題組織技術、資本、人才、産業等創新創業資源要素,在提供第三方乃至第四方服務上成為服務方式不斷創新的創業資源組織者、整合者,成為專業面向全球競爭提供高端服務的“創業服務商”。

  所以,小而精的孵化器將站到前臺,實行小批量、高強度、集約化孵化,包括直接投資和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創業導師,創業資源高度集聚,完成高增值服務。他們不再至少同時孵化多少創業企業,而是至多孵化多少,也稱“加速器”,創新能量巨大。他們能夠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業生態,幫助創業者製造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高品質利基産品,從而滿足漸成主流的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並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那些動輒數萬平米、聚集數百企業的地産型孵化器模式將逐漸式微。

  一些經典孵化器將提升為實施主動孵化的“眾籌、眾包、眾創”孵化器。審慎選擇創業者是經典孵化器的重要原則之一,在創業項目的方向上沒有發言權,只能坐等孵化。“三眾”模式的孵化器將“發包”創業項目,針對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主動將創業者、創業資金與技術等資源組織在一起,實施主動孵化。這將改變封閉的産業資源配置方式,讓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更加自由流動,創新産業組織新方式。(顏振軍 馬鳳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