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的政府大數據上海浦東探索市場監管“網際網路+”模式
- 發佈時間:2015-09-24 18:47: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喚醒“沉睡”的政府大數據 上海浦東探索市場監管“網際網路+”模式
新華網上海9月2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周琳 何欣榮)網路訂餐方便快捷,可無證餐飲摻雜其中,餐廳品質良莠不齊;政府數據系統記錄了餐廳好壞,卻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
如何解決這其中的矛盾?24日,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簡稱浦東市場監管局)獲悉,浦東市場監管局等政府部門正主動將原本“沉睡”在各自內部的資訊高度共用、多方應用,並逐步向社會公眾開放。這是浦東新區圍繞自貿區建設,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機制,運用“大數據”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
訂餐先看“臉譜” 數據不再“沉睡”
一家網路訂餐平臺的用戶張先生最近在訂餐時有了新發現:平臺上的一些商戶資訊中都不約而同地挂著“臉譜”(政府部門對餐廳的信用評價等級),點開“臉譜”,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食品安全監督公示資訊躍然屏上。
這些數據正是由浦東市場監管局與這家網路訂餐平臺對接並向全社會開放共用的。這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護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另一方面可以督促企業自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笑臉、平臉和哭臉三種“臉譜”形象地反映了商戶的食品安全狀況,便於消費者選擇優質、安全的餐飲服務。
過去,有些消費者常反映,有的商家上傳的證照資訊和實際經營狀態是不一致的。但是第三方平臺無法準確掌握資訊,在進行資質審查時確實存在困難。如今,有政府及時、專業、權威資訊的支撐,對加強平臺管理有很大幫助。
清退“黑暗料理” 食安社會共治
一家網路訂餐平臺會員王女士最近在訂餐時碰到了小麻煩,她經常光顧的一家平臺商戶突然不見了蹤影。後來,她才知道,那原來是一家衛生狀況很差且無證照的“黑暗料理”,現已被市場監管部門和第三方平臺聯手處理。
據悉,這家網路訂餐平臺已將政府監管資訊以20%的比重納入其新制定的信用評價體系(原僅包括餐品品質、價格、銷售量、口味評價、衛生情況、送餐速度、用戶投訴記錄等要素),以此對商戶進行綜合信用品質評分和排序,並將配套採取關閉網店、停止網上經營、通報政府部門等手段,加強對入駐商戶的線上管理和聯合懲戒,以提高第三方平臺餐飲服務的整體誠信度。
浦東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消費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政府資訊的價值,通過消費者的理性選擇、用腳投票,通過市場無形的手“擠出”不符合法律法規、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商戶,從而倒逼餐飲行業提高整體水準。與此同時,通過數據開放、共用,實現良幣驅逐劣幣,促使好的企業做得更好。
擠出誠信“水分” 讓數據開口説話
“僅憑第三方平臺線上核查,或是單純依靠政府部門線下監管,力量都是有限的。”浦東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彥峰表示,“我們整合政府和市場的大數據資源,探索‘網際網路+信用監管’模式,就是為了更好地對網路訂餐食品安全的線上線下齊抓共管。”
據了解,一些網路訂餐平臺在服務中形成的信用評價、投訴舉報等大數據也將同步流向政府部門,推動網際網路與市場監管的深度融合,促進行政資源的有效配置,推進市場動向與政府監管的無縫銜接。
一方面,監管部門將對檢查情況和市場評價良好的企業實行“遠距離監管”,充分保護創新創業者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檢查情況和市場評價差、甚至存在違法行為的商戶,將集中力量予以嚴管,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記者了解到,浦東市場監管部門和第三方網路訂餐平臺正研究拓展大數據在信用監管、智慧監管領域的功能應用,在實行食品資訊追溯管理、推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落實消費維權首付賠償制、開展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等方面加強協作交流。
陳彥峰説,目前網路訂餐行業只是探索開展“網際網路+信用監管”的第一步,今後還將向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推行。資訊資源將逐步向全社會敞開大門,歡迎社會各方加入共治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