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陳少峰:網際網路文化産業園未來要有專門的創業輔導公司

  • 發佈時間:2015-09-24 14: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4日訊 (記者 王文慧) 當下網際網路行業呈現兩個特別明顯的特徵,一是在網際網路上做文化産業比較賺錢,二是全國凡是網際網路做的好的地方文化産業也不弱。那是否我們可以在網際網路這種業態下做文化産業的産業聚集?圍繞這個問題陳少峰在2015中國文化産業新年論壇成都峰會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陳少峰在會上提出來一個概念叫“網際網路文化産業園”,而且目前在中關村已經做出了第一個。這個産業園大體由三部分構成的,政府、運營商和企業。而政府或者是有關的主體如果能夠跟園區的運營形成一種互惠的模式,那麼運營商就可以利用他們的力量來推動産業的集聚和企業的成長,而互惠的模式則主要是取決於這個園區的收入增長和稅收增長。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頻道記者了解,在過去,很多園區就是簡單地把土地或者是建築劃給一傢俬人的公司,所以最後它們就變成了物業,而非真正的産業集聚。

  那進入網際網路文化産業園時代,我們需要考慮些什麼?陳少峰認為,首先網際網路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單純的工具。其次“網際網路+”並不是説把網際網路當行銷工具,而是説要把它看做一個平臺,然後通過這個平臺去做事。換句話説,我們需要將網際網路和生活方式進行融合。舉個例子,馬雲的公司已經發展到世界上最盈利的公司之一,但他並不賣東西,而在做平臺。而且,他還投資足球、電影等,大家能想到的事情他都在做,這樣看他其實主要在做電商+文化産業。而像百度和騰訊,文化産業佔的比重更大。所以,陳少峰表示,是不是我們需要思考一下發展網際網路,為文化産業創造一個自己的平臺。

  今後,網際網路會形成大平臺、次大平臺和組合平臺等。而每個電商平臺都會有獨家個性品牌,這是産業的走勢。陳少峰提到兩個個概念叫“三創基地”和“三創創業”。三創基地比較容易理解,而“三創創業”則是指創業、創業投資和創業輔導,他認為文化創業園發展到第三階段就是三者的結合。而對於創業輔導,他提到到時候創業者只要做其擅長的業務就可以,別的由輔導公司來做。所以未來的文化産業園,特別是網際網路文化産業園要有專門的輔導公司幫助創業者成長。

  陳少峰還提到他們最新規劃的“微電影基地”。他們提出的微電影並非傳統沒有商業模式的微電影,具體來説其實是系列化微電影,有其完全成熟的商業模式。它不依賴於廣告,藝人、植入、IP等全部通過微電影公司來做。他設想如果每個電商都是先做微電影,然後微電影裏植入其産品,最後電商變成文化産業的衍生品,這是很有趣的。

  另外,陳少峰認為將來文化産業的衍生産品會在網際網路上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改造我們現在網際網路上的兩個缺陷,一個是假貨,一個是降價競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