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革試驗區不是“鐵飯碗” 評估無進展或被淘汰

  • 發佈時間:2015-09-23 11:4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9月2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將不再是“鐵飯碗”,試驗多年而無較大進展的試驗區將被取消資格。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了《進一步做好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工作的意見》,要求上海浦東等12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陣地”,在2018年底前完成31項具體改革任務,儘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設立的承擔國家層面綜合性改革任務的試點地區。2005年以來,國家先後批准上海浦東新區等12個地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十年來,各試驗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創造出了商事登記、教育“管辦評”、市場採購貿易、科技和金融相結合等一系列經驗做法,孕育誕生了中國(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儲備了政策。 《意見》著重指出,要建立改革的試錯容錯機制,最大程度寬容改革失誤,保護改革積極性。對長期等待觀望、寄希望於給予優惠政策、試驗多年而無較大進展的試驗區取消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資格。

  改革試驗區發展面臨哪些難題?進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其實,無論是綜改區、自貿區還是國家級新區,都應該是政策洼地、改革高地,通過改革創新形成新優勢。這次《意見》著重指出,對長期等待觀望、寄希望於給予優惠政策、試驗多年而無較大進展的試驗區取消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資格。您認為取消資格對那些相對落後的試驗區意味著什麼?

  石磊:首先這涉及到國家為什麼要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處於不同戰略發展的任務實驗建立改革實驗區,包括科技實驗和綜合體制配套改革和自貿實驗。中國有一個重要成功的經驗30多年來行之有效,就是先點上實驗,然後面上推開。這可以降低風險,可以把有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經驗通過進一步的完善結合本地情況,在全國推廣,會有很好的效果。

  既然有這麼重要的任務,如果選擇了一些實驗區卻沒有按照預想的目標或者良好的效果,那麼就勢必延緩了由點到面的推廣過程,浪費了國家體制改革所釋放出來的紅利,同時也使得本來應該見效的一些好的政策在這些地方由於懶政,或者由於不配套,由於特別客觀條件的制約,導致他們沒有獲得很好的政策效應。無論這樣三者是哪一種情況都會損害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也會浪費國家的資源,降低了公眾對中央宏觀決策的信心,所以從這個角度説,取消一些行之無效的試點是正當的。

  經濟之聲:如果從微觀層面,對於這個實驗區的當地來説,如果説它的資格被取消了,它會損失什麼?

  石磊:會有兩個方面的影響,試點區可有一些體制和政策性的配套,甚至是資金上的支援,一旦取消以後,會導致它受到顯著的影響。過去實際上也有過,有幾個地區也面臨這個情況。

  另外,認為是正面的影響,一旦被撤銷以後,不是撤銷了就算不成功,就讓你繼續不成功下去,你還要反思還要揪錯,要重新選擇一個更好的機制。國家在全國選了幾個科技創新實驗區和科技成果推廣區,這些實驗區裏,國家有一些體制和資源的配套和人力資源的一些配套的。個如果真的沒有成功,在總結的基礎上能夠恢復比較好的狀況,將來整改過了以後,還會恢復實驗區的條件也有可能的,所以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我們都要看。

  經濟之聲:十年來,國家先後批准上海浦東新區等12個地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當然,既然是“改革”是“試驗”就容許試錯,目前有哪些成果值得肯定?

  石磊:實驗區的成果可能要看不同的地區具體的情況,如果用同一個標準很難説。比如上海,綜合配套改革主要是推進貿易體系的發展和融體系建設,以及這個兩大目標相配套的一些改革措施,還有一個是加速市場化的進程,尤其是提高市場化的程度,跟更高的國際市場保持協調一致的發展,促進技術進步,引領整個全國經濟市場化在開放的進程。上海的這個地方試點主要國家從戰略上主要是想獲得這樣的效果。

  之所以綜合配套改革到一定程度以後,兩年前中央下決心在上海試點搞自貿實驗區,實際上也是基於對過去市場化改革配套這個改革試點成功的一個總結。中國那麼大,各地條件千差萬別,僅有上海的一個城市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試點推向全國有問題,所以就把上海實驗成果有一部分經驗,如政府服務,體制改革的方式在9個月向全國推,政府簽單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在其他的一些地方像中部和中西部,用上海的成功經驗還不行,可能要結合本地區協調發展和區域文化、區域經濟、區域政治的一些特點來尋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適合本地的配套改革的方式。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用什麼樣的配套改革方式才能夠讓老工業基地有新興産業來接替這些發展,避免了老工業機制衰敗了以後整個地方經濟持續的衰退。還有南方一些開放程度比較高的沿海城市,怎麼能夠用多邊和雙邊的貿易來激活它本地區的經濟,並且有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水準,主要就是根據這樣一些情況來評價各地區的試點發展的經驗。

  經濟之聲: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實驗目的,不同的推廣方向,還有一點就是關於“改革”要在創新上下功夫。中國現行的一些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仍適應了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但抑制了創新主體的動力。企業方面也缺乏足夠的創新動力。“創新”的動力從哪來?要怎麼改?

  石磊:首先最基本的微觀創新的動力還是來源於企業,我們要問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企業的動力不足,這就涉及到配套改革中央稅收或者是機制的設計和地方稅的機制的設計。綜合起來看,如果一個偏高的這個稅負企業,將繼續長期沒有創新發展的動力,這個稅制必須改革,光靠這些還不行。第二個動力就是政府新政改制,釋放出兩個力量,一個是公共品提供的動力,第二個就是政府下決心配合市場經濟領域,發揮市場配製資源的機制,讓市場這個真正起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也是釋放政府動力和強化市場動力的方面。第三就是科技創新的動力,科技創新我們講了很多年,就是産學研結合。很多地方事實上有多部委有形式無內容,原因之一是想結合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的更多創新的錢不能真正的用到人頭上,只是用在設備商難免會出現一直爭論不休,到現在持續無解的問題,到底創新的動力,高效創新的動力在哪,為什麼成果轉化速度比較慢,為什麼大量的創新的專利,技術性的專利一不小心就成為死專利,而且很多專利鋪裏面已經存了很多年,繼續在專利保護,浪費國家財政的錢,在沒有轉換的先進生産力。所以真正的動力釋放需要深化體制改革,但是這些改革又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體制,科技進步的體制,以及産學研結合的關鍵機制的設計,主要是三個大的方面。

  經濟之聲:稅收,行政的這樣公共品提供可推出市場資源配置,及科技創新方面,這三個方面,最後還要從地方官員角度來講,很多地方官員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不願意改。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辦法?

  石磊:確實存在大家擔心的懶政的現象,過去大家説懶政可能是由於反腐導致人人提心吊膽,感覺好像是多做多錯,實際上是似是而非的,並不是你做多了事情就違法,關鍵是你可以多做,問題是你怎麼做。

  此外,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孟憲棠指出,市場競爭秩序不完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抑制了創新。對智慧財産權的司法保護還亟待進一步加強。在培養創新人才的理念和體系方面還需進一步強化,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和創造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資源、能源、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扭曲,對創新驅動沒有形成倒逼機制,企業也缺乏足夠的創新動力。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分析,建立改革的試錯容錯機制非常重要,因為改革要突破原有的一些政策和規定,有可能會觸及法律規定,萬一遇到這些情況,可能需要由相關立法機構授權,比如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小産權房改革等。讓這些地方改革,就是為今後的法律調整和全面推開做試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