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紮根大山 無悔奉獻

  • 發佈時間:2015-09-22 05:39: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秋時節,江西省南昌市灣裏區梅嶺鎮的大山裏,處處鳥語花香。在滿目蒼翠的梅嶺主峰,坐落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立新村,當地交通閉塞,條件極為艱苦。這天天剛濛濛亮,65歲的鄉村女醫生高銀水又像往常一樣,早早起身,來到梅嶺鎮立新村衛生所,準備當天巡診的藥物。

  “住在山裏的老人,大多身體不好。你看,這個是治風濕的,這個是治關節炎的。”高銀水邊準備著藥品,邊跟記者聊起了山裏孤寡老人們的生活,“村裏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100多名老人,他們行動不便,生活很不容易,我能做的只有到府為他們看病”。

  “每隔幾天,就會看到高銀水拿著醫療箱、拄著柺棍走在村裏的山路上。”立新村村長張小兵指著村委會門外的大路説道,“這條水泥路是2005年才修好的,之前都是泥巴路,下起雨來車子都很難行走”。可就是這樣泥濘的山路,高銀水走了40餘年。

  立新村方圓25.6平方公里,10多個自然村散落在大山深處,高銀水的衛生所距最遠的村子有9公里。去往每個村莊都是狹窄的山路,她不知走了多少回。“我從醫之前父母身體很不好,每次看病都要用竹床抬下山就診,深感不便。”一路同行,高銀水給記者講起棄教從醫的往事。1968年,身為立新村小學民辦教師的高銀水有感於鄉親們看病難、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決心“棄教從醫”。家人了解到她的想法後,都非常支援,丈夫還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她學習醫術。她則一面向老中醫學習,一面參加國家的醫療培訓,最終取得國家醫療從業資格。1971年,高銀水正式轉為一名鄉村醫生。

  “因為從零學起,我也想過放棄,可一次巡診讓我堅定了從醫的決心。”高銀水告訴記者,1988年的一天,她到一個村子為3位孕婦接生,其中兩位孕婦難産、一位孕婦大出血,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5點多鐘。由於過度勞累,高銀水在回家的路上失足掉進了山溝,幸虧被一棵大樹擋住。“雖然險些喪命,但想到挽救了6條人命,我就感覺一切都值得。”高銀水笑呵呵地説。

  連繞幾圈山路,終於來到了徐家村小組。記者已直喘粗氣,明顯體力不支,高銀水依然精神十足,“這幾十年我算練就了一雙好腿,剛剛走過的路程還不及我每天走的三分之一”。記者發現,這裡只留守著10多位八九十歲的老人。聽説高銀水來了,老人們一個個顫巍巍地從自家扶門而出,告訴記者眼前的高醫生“比親人還親”。

  “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只要一個電話,高大夫總是隨叫隨到,大家除了信賴高大夫的醫術,更多的是看她的醫德。”高丙子老人告訴記者,山裏的村民並不富裕,高銀水給低保戶和孤寡老人看病從不收錢。為幫村民省點藥費,她還鑽進大山採藥,泡藥酒,做藥膏,免費提供給他們。

  老人們離不開高銀水,高銀水也格外珍惜和老人們在一起的時光。

  2005年是高銀水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她的大兒子、丈夫、母親相繼患病。病魔折磨著全家人,隨後的兩年裏,母親、丈夫相繼離世。“我吃過很多苦,但這一次,幾乎要熬不住了。”她在日記中寫道,“親人去世後,我待在家中就會想念他們,只好背著藥箱巡診,把那些需要照顧的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看到生病的老人,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父母”。

  有一年春節,大家正吃著團圓飯。一想到程彩雲老人獨自在家,高銀水便拿著手電筒,摸著漆黑的山路,送去食物、禮品,老人感動地哭了起來。一些老人臨終前,都是高銀水守護在身旁照料。高銀水告訴記者,能為鄉親緩解病痛,方便生活困難的生病老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會一直堅持走下去,直到走不動的那一天。”高銀水説。

  “我現在的願望是,以後能有年輕人替我照顧山裏的那些老人,讓他們安度晚年。”為了村裏的衛生事業後繼有人,高銀水也早早做了打算,幾年前,她將孫子送到衛校“村醫班”學習。“自己苦了一輩子,怎麼還忍心傳棒給孫子?”面對記者的疑問,高銀水沉默了一會兒,眼中有些濕潤地説,“鄉村衛生事業更需要年輕人,我相信他一定會回來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