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匹夫之勇OR重在參與

  • 發佈時間:2015-09-21 08:30:59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産片“衝奧”

  ■特約記者 程喆

  對於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據稱《狼圖騰》獲得代表中國內地電影“衝奧”的資格。然而,半路殺出程咬金。賈樟柯導演作品《山河故人》出品方也表態,申請《山河故人》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此外,《刺客聶隱娘》已經申請代表中國台灣地區角逐奧斯卡獎項。自2002年《英雄》以來,中國電影人對於奧斯卡的追求已經退而求其次,不要求獲獎,能入圍也是好的。在這種逆勢中敢於申請“衝奧”,其結果可能不得其法,但是勇氣可嘉。

  似“重視”非“重視”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由參加的國家或地區選送一部影片競逐提名機會。中國內地的選送單位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民間始終認為中國對於奧斯卡獎項非常重視,但每年選送的電影都讓人摸不著頭腦。

  在電影的“申奧”史上,張藝謀當屬最受奧斯卡歡迎的中國導演。“老謀子”共有6部影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最後5強,分別是《紅高粱》(61屆)、《菊豆》(63屆)、《秋菊打官司》(65屆)、《英雄》(75屆)、《十面埋伏》(77屆)和《滿城盡帶黃金甲》(79屆)。

  客觀地説,張藝謀在《英雄》之前沒有捧起“小金人”,有點兒造化弄人,也很可惜。然而自《英雄》以來的“申奧”電影都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味追求大場面,忽略了對社會底層百姓的關懷。

  可能受2001年《臥虎藏龍》獲得“小金人”的影響,不僅是張藝謀,中國“申奧”的電影都是古裝大製作電影,比如馮小剛的《夜宴》、陳凱歌的《無極》等。這樣的選擇在今天看來匪夷所思,但放在十幾年前倒情有可原。那一兩部大片佔據了中國票房的半壁江山,已經代表了中國電影的最高技術水準。

  之前送選的都是商業大製作電影,完全沒有摸清奧斯卡的“脈相”,就知道與《英雄》類似的商業大製作電影並未獲得奧斯卡評委的青睞。而《雲水謠》《梅蘭芳》《唐山大地震》《搜索》等,最終還是輸在藝術品質上。

  電影選擇要“對路”

  客觀地説,近幾年中國內地電影參選已經開始注重客觀性和藝術性的結合,例如2010年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2011年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2012年陳凱歌的《搜索》,似乎中國內地電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

  “算上香港、台灣,中國每年相當於有3個名額來參選奧斯卡獎項。但是由於選片不好,往往全都浪費了”。影評人周黎明認為,目前我們選送的電影完全是與評委的口味相反的。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選擇,無一不是在提供有別於好萊塢主流商業片視點的基礎上,注重人性溫暖和人文關懷的通俗藝術片。周黎明認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往往是中小成本影片。在敘事方面,奧斯卡評委喜歡傳統的敘事,但在傳統的基礎上有巧妙的轉折和創新,這樣的影片一般會比較討好。” 所以,類似《唐山大地震》和《金陵十三釵》這樣“大喜大悲”的電影不太對奧斯卡評委的胃口。

  民間在給選送電影“打分”方面非常熱衷,周黎明卻表示選送電影和奧斯卡評委的口味“完全不對路”。“我不知道我們這邊選片的事情到底是哪些人在做,但起碼應該去研究一下奧斯卡評委的口味和規則。既然規矩是人家定的,我們得去研究,但現在感覺根本沒人在做。其實也不難,把歷年來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獎影片仔細看過一遍也就差不多了”。

  拿齣電影人的熱情

  離“申奧”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賈樟柯突然半路殺出,申請《山河故人》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賈樟柯的態度是,“我不覺得《山河故人》特別有勝算,但《山河故人》有參與的熱情、嘗試的熱情,也希望能夠提供相對公平的參與機會”。

  無論最後花落誰家,敢於“申奧”,申請的電影增多,對於選送單位來説,選擇的餘地就大了。用周黎明的話説就是,“如果能挑對片子的話,入圍的命中率將大大提高”。

  國人在文學上有“諾貝爾情結”,在電影上有“奧斯卡情結”。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電影的日漸國際化,拓展海外市場是中國電影的最大目標。而奧斯卡恰恰是中國電影海外宣傳的有力武器,中國電影人也不能固執地認為奧斯卡因其獨特的審美價值不值得重視。不論最終提名與否,拍出具有人文內涵、人性深度和觀眾愛看的電影作品來,起碼表明中國電影人的清醒與自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