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層出不窮的“抗戰劇”“神劇”屢現 人人有責

  • 發佈時間:2015-09-18 08:30:5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國內電視劇領域,“抗戰劇”多數都是有收視率卻無口碑的作品。不過,在觀眾口水的“抨擊”下,它們不僅沒有退出舞臺,反而大有愈挫愈勇之勢。事實上,“抗戰劇”在某種程度上維繫著國産電視劇産業鏈的發展。

  並非中國獨家:戰爭劇全世界都愛

  在當下眾多的電視劇類型中,“抗戰劇”是定位最為清晰的一類作品。與其他類型劇相比,“抗戰劇”受眾廣、“粉絲”多,不僅中國觀眾喜歡看,甚至在全球市場上,“戰爭類”題材的作品都佔有一席之地。

  清晰的正邪對抗模式、正義一方終將獲勝的結局、生死攸關的劇情……這些元素讓“抗戰劇”擁有強烈的代入感,並且容易産生觀劇黏性。也就是説,觀眾們看了一集還想再看一集甚至一口氣看到底。此外,在眾多“戰爭類”題材的作品中,“抗戰劇”還有其他法寶,比如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等帶有“傳奇性”的看點。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這些元素也讓“抗戰劇”頻頻出現以冷兵器對抗熱兵器的場景,如《箭在弦上》《抗日奇俠》等。

  製作方拍了又拍:風險低、回報高

  每年國內電視熒屏上都會出現不少抗日題材電視劇。據統計,2012年,江蘇衛視在“黃金檔”總共播出了9部“抗戰劇”,所佔比例約為41%。毫不誇張地説,目前已經很少有不拍“抗戰劇”的製作公司了。

  對於投資方而言,製作“抗戰劇”的風險小、收益大。首先,“抗戰劇”是政治絕對正確的作品,並且其市場需求量也不小;其次,“抗戰劇”的定位清晰,忠實觀眾的數量可觀;最後,與其他類型的電視劇相比,“抗戰劇”不需要大明星加盟,投資額相對較小。同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抗戰題材電視劇,還能夠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援。

  此外,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能夠脫穎而出,大量“抗戰劇”開始走大眾路線,以民間抗戰的邏輯進行演繹,以“雷點”博取關注度。

  演員樂於出演:機會多、門檻低

  今年7月,爾冬升導演的電影《我是路人甲》上映,該片在橫店影視基地取景,講述了群眾演員的生存故事。

  其中,群眾演員萬國鵬和他的朋友們,就熱熱鬧鬧地參加了一部“抗戰劇”的拍攝。由此可見,在橫店影視基地,“抗戰劇”是極具代表性的電視劇類型。

  對演員來説,“抗戰劇”是要求偏低的類型劇之一——它並不要求演員一定要漂亮、高挑、氣質好。事實上,一些無法勝任其他類型電視劇的演員,出演“抗戰劇”卻不成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專攻偶像劇和生活劇的二三線藝人,可能還沒有“抗戰劇專業戶”掙得多。對於後者來説,只要你足夠努力,就會有接不完的戲。在個人發展很大程度上憑運氣、憑機遇的影視行業,“抗戰劇”可能是最容易獲得收益的領域。

  電視臺不離不棄:宣傳、賺錢兩不誤

  從建國50週年、抗戰勝利60週年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每一年在抗戰、建國、建黨等紀念活動期間,電視臺都要準備相應題材的作品。

  與此同時,電視臺還要兼顧收視率。在這種情況下,既能完成宣傳任務,又能滿足觀眾娛樂需求的“抗戰劇”就變得不可或缺了。(本報綜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