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石化行業下行壓力較大 "網際網路+"能否成為一劑良藥?

  • 發佈時間:2015-09-18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方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8日訊(記者李方)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石化的行業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石化企業順應“網際網路+”浪潮的融合發展、商業模式創新與變革受到業內廣泛關注。9月17日,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在上海召開,與會專家認為,面對石化行業的新形勢、新要求,以及網際網路+的不斷深入,企業應擁抱網際網路,積極構建並打造新的商業模式。

  石化行業下行壓力大

  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石化行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8.8%,實現主營業務的收入7.46億元,同比下降5.5%,利潤總額3711億,同比下降了23.7%,上交稅金5669億,同比增長了10%,完成固定增産投資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進出口貿易總額3745.1億美元,同比下降20%。

  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化工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潤生表示,目前石化行業生産總體保持基本平穩,但下行的壓力依然很大,保增長的任務非常艱巨。企業要順應技術與管理不斷創新和變革的浪潮,在錯綜複雜的經濟環境和形勢下,實現品質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我國已經成為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生産和消費大國,但由於多年來我國石化行業粗放式發展,積累了較多的矛盾和問題,如傳統産能普遍過剩、産業層次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行業的發展,未來一段時間,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為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一個急需破解的課題。”

  李潤生表示,在産業佈局結構變革調整的情況下,石化工業的商業模式也在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當前,石化企業從原來的生産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變,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推動企業的經營模式出現變化。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化工模式不斷深入,借助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新一代資訊技術浪潮的新起,化工行業與資訊技術不斷融合、不斷顛覆著經營模式,特別是電商的出現,縮小了市場半徑,拉近企業與用戶的距離。

  此外,化工行業與金融市場的聯繫愈加緊密,“行業企業充分利用股票債權融資租賃等多種金融工具,為企業獲得了充足低廉的資金,企業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包括期貨市場,為企業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李潤生説。

  石化電商2.0前景可期

  與會專家認為,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資金佔壓率高、商圈相對單一、客戶渠道相對單一的傳統商業模式必將受到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行業擁抱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已經進入變革通道,不少新産品,新服務,新業態橫空出世,在競爭和融合當中實現了突破和蛻變。

  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高級副總裁劉瀚光表示,傳統石化行業存在資訊渠道單一,服務對象範圍較窄,創新能力相對低下等問題,而隨著石化産業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市場參與者逐漸增多,同質化競爭已讓石化行業利潤薄,價格競爭效用逐漸減弱,隨著網際網路+和渠道整合講稱為未來差異化競爭的重要途徑,經過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和優化,石化企業資源配置能力將顯著提升,市場資訊更加對稱,資源配置成本將更為可控,企業經營能力和運營水準會明顯提高。

  在網際網路+的熱潮下,劉瀚光認為,企業應積極順應政策潮流,主動融入發展趨勢,他提出了交易所石化電商2.0的概念。石化電商2.0將資源整合與渠道優勢作為發展的重點,憑藉開放式的資訊交流模式打破傳統貿易的壁壘,打造專業的集多種電商模式並存的石化大宗商品要素交易服務平臺,借助平臺縮減運營成本和環節,聚合引導社會資本,構建交易信用評價體系,助推石化産業發展。”

  信達證券能源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曹寅也表示,以大數據為代表的先進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可以優化整條價值鏈,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是能源行業的倍增器。

  “網際網路+”為交易商提供了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電子商務平臺。據了解,深油所創新的現貨交易模式是以網際網路+石油化工+創新金融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在充分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不違反有關規定的前提下而開發的現貨交易業務,為交易商和會員企業提供了一個公開、公平、的電子商務平臺,有效幫助交易商和會員企業實現交易價值,實現價格鎖定、規避現貨貿易價格波動風險的功能,真正起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據劉瀚光介紹,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目前有4類交易模式:協議交易,掛牌交易,專場交易,報盤交易。“打造金融服務體系,構建三大層次融資服務體系,包括基於傳統的銀行融資服務體系及相配套的融資租賃、銀行、基金管理,石油資本聯合體等非銀行融資服務體系,利用平臺破解行業發展難題,主力並推動油氣貿易發展,有效地促進我國要素平臺交易建設,更好地服務産業和市場,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網際網路+降低交易成本

  我國要素交易平臺起步較晚,發展不均衡,國際化水準不高,在國際上缺乏定價話語權和資源的配置權,使得我國企業在國際大宗商品及交易和貿易業務中處於較為弱勢地位。

  隨著我國在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影響力和地位的提升,迫切需要構建我國完善的多層次商品交易市場,打造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要素交易平臺,為進一步爭奪國際資源配置權和定價話語權奠定基礎。

  業內人士指出,很多石化企業面臨交易成本高、價格不透明、信用風險高等問題而不敢在交易平臺直接進行交易。

  “企業在生産經營過程當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每一個公司都會做的事,但面對價格波動及庫存減值風險,需要更多靈活而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來防範風險。”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交易交收部副總經理王惠家説。

  據悉,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融入網際網路思維,具有投資、貿易、融資、資訊,供應鏈管理等核心業務功能,未來將為降低石化行業全供應鏈成本,降低貿易門檻和壁壘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數據顯示,深油所運作不到三年便已集聚超過700家實體企業會員,完成超過2萬億元交易額,累計實現稅收超過4億元,為會員企業配套落地融資額超過60億元,並將開通離岸國際交易,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