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花溝鎮:旅遊業後來居上

  • 發佈時間:2015-09-17 03:35:27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提示

  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卻一度成為發展的短板。如何把“痛點”轉化為“興奮點”?今年以來,高青縣花溝鎮進行了深入探索和實踐,全鎮旅遊業由一張白紙變成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五彩斑斕的鄉村旅遊圖。後來居上的奧秘,為各地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借鑒。

  □ 本報記者 程芃芃

  本報通訊員王克軍 劉珊珊

  花溝鎮位於高青縣西南部,是著名的農業重鎮和文化古鎮,有豐富的農産品資源,僅瓜菜大棚就有5500余個,不僅有“高青西瓜”、“高青番茄”、“高青桑葚”、“高青黃瓜”等多種品牌,還盛産草莓、甜瓜、葡萄、櫻桃等水果。轟動全國的西周古城遺址、歷史悠久的胡家屋子天主教堂也坐落在花溝鎮。

  鄉村旅遊資源豐富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做好鄉村旅遊這道菜,先看自家備有多少米。“花溝鎮發展鄉村旅遊有兩大機遇,一是豐富的農産品資源,二是深厚的文化資源。”花溝鎮鎮長王其凱告訴記者。

  據了解,花溝鎮具有豐富的農産品資源。該鎮雲集村有種植番茄、西葫蘆大棚的傳統。據村委會主任劉鋒介紹,雲集番茄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已有近30年的種植歷史。該地區土質是紅砂土,灌溉使用甜井水,周邊空氣清新,綠色種植條件得天獨厚。雲集番茄沙瓤,口感甜潤,遠銷北京、上海、東北地區,最遠出口俄羅斯。目前,該村僅番茄大棚就有70余個。

  雲集村村民劉勇告訴記者:“我們的番茄不施激素,純自然紅,肥料除了用土雜肥、雞糞等,其餘都是用豆子煮了發酵,充當有機肥,一個一畝半的大棚要用1000斤豆子呢。”

  花溝雖然沒有名山大川,卻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轟動全國的西周古城遺址、山東省第一批文化保護單位胡哈喇墓、歷史悠久的胡家屋子天主教堂等一批歷史人文景觀,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參觀考察。

  自2008年陳莊唐口遺址出土,就有人瞅到了商機。在李中路中段,距離遺址不遠的地方,有村民開起了飯店,取名“太公食府”,期待遺址公園建成之後能“沾沾姜太公的光”。花溝鎮東口一村與遺址毗鄰,該村村民成立晟潤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建立蔬菜基地、家庭農場。從去年開始,引進葡萄、草莓、櫻桃等,開始著手按照旅遊採摘的模式進行規劃種植。“下一步,借助毗鄰陳莊唐口遺址的地理優勢,我們將進一步整合資源,進行規劃,發展休閒採摘觀光業務。”合作社負責人韓道軍説。

  花溝鎮旅遊業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眼看其他各地鄉村遊風風火火,鎮黨委、政府一直在籌劃,力求把群眾這種自發的旅遊意識從萌芽狀態促成燎原之勢。

  成長路上遭遇煩惱

  縱有機遇,花溝鎮的鄉村旅遊依然面臨起步晚、底子薄等現實困難,旅遊産品同質化嚴重是該鎮的煩惱之一。依託農産品的資源優勢,農民發展旅遊多以採摘為主,有發展採摘意願的農業點多達十幾個,數量可觀。而其劣勢是導致花溝旅遊變成了採摘“清一色”,吸引力不強。

  旅遊産品同質化必然造成惡性競爭。某採摘園的負責人老劉講了這樣一段經歷:“有一次,一夥從張店來的遊客從網上看到了我們的廣告,打電話聯繫我。我用電話指揮他們一路從張店來到高青,結果還沒到我們村,人家經過別的採摘園,看到那裏也有同樣的水果,就去了別家。”經過這次遊客截留事件,老劉總結道:“一開始心裏窩火,後來一想,我的東西跟別人家的一樣,人家何必多花油費多跑幾公里來我這兒呢。”今年,老劉下定決心,開始對整個種植區域進行規劃,增加採摘品種。

  道路、遊客服務中心、標識標牌、廁所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成為制約鄉村旅遊發展的瓶頸。記者調查發現,納入鄉村旅遊的景區在基礎配套、服務管理等方面問題重重。

  在交通方面,花溝鎮的大多數鄉村旅遊點道路狹窄,部分路段路況差,停車難、路難走。曾有一位旅行團負責人反饋:“花溝鎮的旅遊資源其實很豐富,有花看,有果摘,缺憾是有的景點大客車進不去,個別路段坑坑洼洼,需要步行很長一段路。”

  另外,有些鄉村旅遊點管理手段欠創新,衛生、安全、環保措施不夠規範,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有待提升。從企業自身角度看,花溝鎮鄉村旅遊景區的經營管理較為落後的原因之一便是項目大都是在農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多為村幹部,管理理念和經營意識尚顯不足。不僅在花溝,放眼全縣,類似的煩惱同樣存在。

  從無到有成功破題

  “農業資源再豐富,如果不進行規劃,農業只能是農業。只有將農業嫁接到旅遊業,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財富。”花溝鎮黨委書記陳現彬闡述了現代農業嫁接旅遊業的發展觀。

  今年年初,花溝鎮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設計出旅遊地圖初稿,規劃南北兩條旅遊線路,主題各異,南線主題為營丘歷史文化遊,北線則以生態百果採摘遊為主題,而整體都是以“親近自然、幹農家活、看農家戲、體驗文化、體驗民俗”為特色。

  假如鄉村旅遊是一幅畫,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則是點睛之筆。據了解,花溝鎮民俗底蘊深厚,大大小小的民俗文藝隊、鑼鼓隊、舞蹈隊、莊戶劇團遍佈各村,代表性的有賈家村的舞龍、西竇村的舞獅、花一村的芯子、肖胡家村的跑毛驢等。其中,莊戶劇團尤為特色,寄託著遙遠的鄉土記憶和無限鄉愁。成員們忙時下地務農,閒時背詞排練,這些“莊戶人”、“泥腿子”不僅對傳統古裝戲劇《墻頭記》、《小姑賢》、《井臺會》等劇目進行排練,還圍繞當地經濟發展、計劃生育、尊老敬老、社會新風,自編自演。

  經過鎮引導,老劉開闊了思路,探索推出“鄉土民俗演出、花溝特産展銷、戶外廣場燒烤”的多元特色接待方案,跳出“採摘清一色”尷尬。雲集村在採摘園附近舉辦花溝特産大集,聯合周邊村參與特産展銷會,還邀請當地莊戶劇團在大集上搭臺演出,遊客在採摘之餘還可以聽聽曲兒、趕趕集。

  旅遊業是一個見效比較慢的産業,但其富民作用不可小覷。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加強土地優先支援、人才培養政策、資金支援等,打造以陳莊唐口遺址為龍頭,以營丘歷史文化遊和生態百果採摘遊為主體,以親近自然、體驗民俗為特色的鄉村旅遊格局,推動鄉村旅遊大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