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梁家五代人 濃濃故宮情

  • 發佈時間:2015-09-16 08:30:4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早上8時,67歲的梁金生都會騎著自行車從北京東四環外的家準時趕到故宮——這是他堅持了36年的習慣。梁金生退休前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人稱“大內總管”,負責180多萬件文物的保管、徵集和抽查。退休後,他被返聘回來。而梁家5代人在百餘年間書寫著一段與紫禁城有關的傳奇故事……

  三代宮廷畫師

  梁金生曾在故宮藏品裏見到過高祖父梁德潤和曾祖父梁世恩的畫作,以花鳥魚蟲為主。他隔著玻璃遠遠望去,很難看清楚。梁家自己倒沒藏有這些傳世之寶,整個家族曾隨故宮文物幾度遷移,祖輩們的畫作早已散落,一件都沒有留下。

  梁家與紫禁城的緣分始於清朝咸豐年間。梁金生的高祖父梁德潤通過選拔,進入內務府宮廷畫院如意館,擔任咸豐皇帝的宮廷畫師。光緒年間,曾祖父梁世恩也進入宮廷就職,擔任如意館的掌管。祖父梁廷煒這一輩同樣是承襲祖業,可就在他進宮擔任畫師不久,一場大變革發生了。

  1912年,清王朝滅亡。為了防止國寶受損或外流,民國政府成立了“清室善後委員會”,梁廷煒也由畫師變成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時局愈加動蕩,文物南遷勢在必行。

  梁金生説,關於文物南遷的這段歷史,媒體很少報道,父親梁匡忠在世時也不願多提。梁金生出生在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當時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隨國寶南遷而來的。從他們的聊天中,梁金生才了解到祖父護送文物的故事。

  無論文物南遷還是西遷,梁金生的父親梁匡忠都一直跟在祖父梁廷煒身邊。1941年,17歲的梁匡忠開始負責庫房管理工作。“北方的東西到了南方,受不了潮,尤其是書籍、畫作、絲織品這類古物,所以防潮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在天氣好的時候,我父親和爺爺就要打開箱子進行晾曬。到了四川,不僅天氣更加潮濕,還有白蟻,所以他們的工作又增加了查白蟻、防鼠的內容”。

  抗戰勝利,內戰硝煙又起。隨著蔣介石的軍隊在大陸戰場節節敗退,國民政府密謀將部分故宮文物分3批運往台灣。1949年1月,祖父梁廷煒接到密令,押送其中一批文物赴臺,隨他一同前往的還有梁金生的祖母、大哥、二叔、三叔。梁金生的父親梁匡忠則奉命留在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誰都未曾料想,這匆匆一別竟是數十載。當再相聚時,有的親人已是陰陽永隔。

  就算當泥水匠也要進故宮

  儘管當年運送故宮文物去台灣屬於政府行為,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此事被定性為“蔣介石盜運古物”,這自然給留在大陸的梁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我在北京十三中讀初中,當時一年級有四五百人,只有兩名預備團員,我是其中之一。後來班裏都有團支部了,我還是預備團員。”梁金生笑著回憶道。1968年,20歲的梁金生到內蒙古通遼插隊。插隊11年,入黨、提幹、招工、招生等,統統與他無緣。“當時農村還有民兵,可我一直都不是,人家都發槍,我也沒有”。最後經人介紹,梁金生進了一所民辦小學當老師。

  1979年,知青大返城,要統一參加考試。從小在故宮大院里長大的梁金生第一個想要填報的就是故宮,可在故宮的招工部門中,只有工程隊招收30歲以上人員。當時已經31歲的梁金生二話不説就報了名。“梁家幾代人的故宮情結,讓我特別堅定,就算當泥水匠也要進故宮”。就這樣,梁金生從工人做起,5年後才調到保管部總保管組,負責文物總賬、文物徵集以及庫房保管工作。

  梁金生與海峽對岸的親人取得聯繫,還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一位黃先生從美國來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聽聞他之前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工作,梁金生立即與他見了面。當時海峽兩岸還沒有“三通”,梁金生只能寫好家書,託付黃先生帶回美國,再從那邊把信轉給台北故宮博物院。彼時,祖父梁廷煒已過世多年,台北故宮博物院又將信轉給在台南居住的梁金生的大哥。至此,梁家人中斷了近40年的聯繫才又重新恢復。

  梁金生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故宮對您來説意味著什麼?”至今,他都沒想好要如何回答。這座紅墻深院曾經主宰了家族5代人的命運,個中情愫怎是一兩句話説得清楚的。

  2008年,梁金生的父親梁匡忠去世,海峽兩岸兩個故宮博物院最後一個見證文物南遷的老故宮人也走了。也是在這一年,梁金生到了退休的年紀。退休前,他終於完成了幾十年來的心願——入黨。故宮有規定,不主張員工連帶親屬關係,但大家還是希望梁金生唯一的兒子能來故宮工作,誰都不希望梁家與這裡的緣分就此中斷。

  (原載《環球人物》)

  人物簡介

  梁金生,1948年生,祖籍河北大成,原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從其高祖父起,梁家連續5代人都在故宮供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