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務業構建“6+1”擴大開放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9-16 05:45:2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部長助理劉海泉、北京市副市長程紅介紹了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情況。
多層次探索服務業開放路徑
今年5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市成為全國首個試點城市。劉海泉表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將與4個自貿試驗區、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共同構成服務業對外開放多層次、寬領域、大範圍的試點格局,這將有利於多層次探索服務業開放的路徑,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劉海泉強調,這次試點,旨在打造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高地,通過改革市場準入機制和監管模式,建設配套支撐體系,建立健全服務業促進體系,帶動北京市服務業整體轉型升級。“對北京來講意義在於優化首都核心功能,對全國來説意義在於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他表示,擴大服務業開放試點,將充分發揮北京市服務業發展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優化首都核心功能,促進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使京津冀地區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擴大開放格局 優化支撐體系
據了解,與4個自貿試驗區服務業開放相比,北京此次試點是首次在市域經濟範圍內開展的試點工作,其覆蓋區域範圍更廣、試點行業集中度更高、配套支撐體系更完善。據劉海泉介紹,這次試點有兩方面重要內容尤其突出。
一是構建“6+1”擴大開放格局。“6”,主要是聚焦科學技術服務、網際網路和資訊服務、文化教育服務、金融服務、商務和旅遊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6大重點領域,逐步擴大向各類資本開放,降低或取消外資股權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寬經營資質和經營範圍限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快北京服務業的升級和換代。“1”,即深化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通過實行“備案制”等管理創新,幫助本土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其目的在於更好發揮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拓寬本土企業發展空間,提升國際競爭力。“6”著眼于“引進來”,“1”立足於“走出去”,體現雙向開放的特徵。
二是優化5大配套支撐體系,主要是通過創新體制機制,轉變政府監管和服務方式,構建科學規範、高效透明的服務業促進體系,建設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為開放提供有效保障。
突出機制改革 大膽加快開放
經過多年發展,北京市已形成服務主導型經濟。據程紅介紹,去年北京市服務業佔GDP比重達78%,今年上半年超過了80%。程紅表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不僅聚焦6大重點領域並面向全市,尤其是突出了體制機制改革。
程紅表示,通過走訪座談大量企業,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問題集中在5個方面:一是社會信用問題,二是市場監管的模式問題,三是高端人才引進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四是金融保障支撐問題,五是通關便利化問題。在整個北京市的試點之中,除了放開行業準入之外,核心就將聚焦在這5個方面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爭取能夠形成國際化、法制化、透明化的服務業促進體系,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首都特點、時代特徵的體制機制,為全國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做一些嘗試。
程紅表示,5月份至今,北京市在組織保障、實施方案的出臺以及首批開放措施的出臺3個方面都取得進展。程紅強調,在對外開放上,只要符合開放的方向,符合首都的功能定位,“我們都將積極大膽地加快開放和改革”。
據介紹,北京市在開放的多個領域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如科技服務領域,引導和鼓勵國內資本與境外合作在京設立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已經跟微軟等外資企業積極合作,共同建設眾創空間。在技術服務領域如民航,北京市將取消外商投資飛機維修項目的中方控股的限制。在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地方政府的服務管理的優化將進一步加快。北京市已把境外投資由核準制變為備案制,而且10月份將啟動無紙化備案,為企業提供便利。此外,9月份馬上要在全市推行“五證”合一,從商事制度改革上來説,給企業提供了便利,同時進一步加強企業信用資訊系統的應用,來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