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批量生産 應向精益製造轉變

  • 發佈時間:2015-09-16 05:31:3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智庫

  前不久,擁有63年曆史的老牌國企東莞電機與世界500強企業武鋼集團以及上海電機所建立“聯合實驗室”,共同研製節能高效的新材料電機。在東莞電機有限公司,生産線還是恪守工業中的“自然時效”法則:把機器靜置半年之久才使用,為的是遵循精益製造精神,扎紮實實地把一個零件、一台機械做好。

  日前,眾多經濟專家匯聚東莞共論製造業的精益製造。專家認為,大批量生産是20世紀製造業獲得成功的標準化模式,而精益製造契合品質、成本、效率三個主題,相對於大批量生産,製造業應向先進的精益生産和流程管理模式轉變。

  看中精益製造

  武鋼集團來找東莞電機合作

  “在製造業大批量生産盛行以來,我們沒有陷入價格紅海。”東莞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埠田説,東莞電機産品的佈局是逐漸從金字塔底部向中高端延伸,更加注重附加值,通過精益生産也有效避免國外“雙反”貿易壁壘。

  東莞電機被視為東莞製造業精益生産的一個典型案例。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鄭力説,近年來,很多人對製造業存在著負面的看法,認為製造業意味著污染、工作條件艱苦。鄭力説,製造業轉型稱微笑曲線,意即應該從製造往兩端延伸。事實上,如果企業的製造能力不強或産品品質很差,那麼設計和研發就無從談起,品牌和行銷也缺乏立足點。

  以東莞電機為例,林埠田説,60多年以來,東莞電機一直注重電動機研發和製造,因為工藝被認可,積累了格力、美的等大客戶,其生産的中央空調用的都是東莞製造的電機。除了和國內大品牌展開闔作外,東莞電機生産出的優質産品還有10%的銷往了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出口市場。

  前不久,武鋼集團專門來尋求東莞電機的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武鋼集團是一個具有4000萬噸年生産能力的現代化鋼鐵企業集團,已經連續4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冷軋硅鋼生産基地。簽約過程當中,武鋼的主要負責人也直言不諱,看中的是東莞電機精益的製造,包括嚴謹的作風和紮實的産品工藝。

  林埠田説,近年來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新政策,東莞電機逐步研發低壓高效、超高效三相異步電動機、高壓高效三相異步電動機、永磁伺服電動機等系列節能電機産品。而與武鋼建立聯合實驗室後,應用高新材料後,高效電機産量最高能提高20%-30%。“顯而易見,強勁的製造能力不僅能夠促進節能材料研發和節能電機的生産,也可以在將來搶奪高新材料領域。”

  “製造業做到極致,就具有核心競爭力,沒有核心的製造能力,轉型升級也就無從談起。”林埠田説。

  著眼生産流程改善

  民營企業可在精益管理髮力

  東莞電機作為老牌國企,擁有雄厚的技術基礎。那麼,佔絕大多數的東莞民營企業,該如何按照精益製造的思路轉型?

  鄭力表示,民營企業在技術突破和品牌塑造上道路漫長,但通過提升管理方法而形成的精細管理,可能是企業轉型中有效而不必大動干戈的必經之路。他認為,精益製造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不管是技術部分還是管理部分。

  精益生産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和浪費,通過不斷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增強生産靈活性、實現無廢品和零庫存等手段,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同時,精益生産管理採用小組工作法,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費及時地消滅在每一個崗位。

  “但凡全球較大的製造企業,沒有不做精益製造的。”鄭力説,轉型升級如果沒有精益製造的參與會很難。例如一個企業在核心技術上有優勢,但是精益生産做得很差,效率必然降低,那競爭力就減弱了。

  東莞從農業縣直接進入工業縣,産業工人缺乏工業文明的一些基本要素,如標準、紀律、合作等,這就導致工業發展水準不高,産品品質有待提高。

  “勞動力素質越高,國家競爭力就越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講精益生産就是生産力革命的原因。”鄭力説,以東莞為典型代表的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如果按照這個趨勢,2020年中國製造份額將會非常大,要想做到又大又強,就需要自己的生産模式,不僅僅是只拷貝精益生産,所以我們需要超越精益。只有比精益生産做的更好,才有可能變成世界強國。

  反觀美日德等發達國家,雖然他們不直接製造,但還是擁有很強的製造能力,只是選擇了把製造放在其他國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不管把工廠開到哪一個國家,都要具備精益化生産的核心能力,這是企業發展最核心的部分。”鄭力説。

  鄭力認為,從美國製造到日本製造過渡的深層原因,是美國實行勞動分工和現代化生産結合的流水線生産方式,而日本則是精益化生産實現流程改善。因此,這值得從事製造業的民營企業學習,一個企業要有核心競爭力,就要實現勞動生産的精益化。

  ■精益生産的豐田模式

  與會專家介紹,一般來説,絕大多數工業生産企業用的是“成本主義”經營理念,用公式錶示就是:售價=成本+利潤,即産品的售價是由其生産者來決定的。專家認為,在這種思想下,生産者會忽視“成本本身是否合理”這一重要問題。這種思維方式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是行不通的。這種企業不利於降低自己的産品成本,也必將會被市場淘汰。

  豐田生産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非成本主義”為出發點。等式變為:利潤=售價-成本,即利潤只是成本的函數,徹底降低成本才是企業獲得利潤的唯一源泉。豐田生産方式支柱之一的“準時生産”理念,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在製品、半成品和産成品的庫存,最大程度地接近“零庫存”的理想。這樣就會減少倉庫管理費,提高資金週轉率,大幅減少成本。由於實現準時生産,豐田公司才能在資金運營上創造奇跡。因此,企業實施精益生産,能使其成本降低,現金流增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