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莞製造變“三來一補”為“三換四新”

  • 發佈時間:2015-07-15 06: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國製造業重鎮廣東東莞市出臺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規劃:到2025年,將工業機器人智慧裝備産業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産業,産值超過1200億元!

  這是“東莞製造”為找尋新優勢邁出的堅定一步。在許多人眼中,隨著東莞的人工成本快速增長,一批知名代工廠關閉,東莞製造業的優勢已喪失殆盡。但在東莞人眼中,這正是“東莞製造”擺脫固有標簽,諸如“三來一補”、加工貿易、勞動密集型産業等的絕好機會。“東莞要順應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新常態’,逐步從簡單的加工貿易向以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四新’經濟方向轉變。”東莞市市長袁寶成説。

  為此,今年東莞率先出臺了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東莞製造2025”戰略,創新性地提出了實施智慧製造、服務型製造、創新製造、優質製造、集群製造、綠色製造等“六大工程”系列舉措,以期成為“中國製造”的新樣板。

  “與以往不同,‘東莞製造2025’更強調智慧化製造、個性化定制和差異化競爭。”東莞市委政研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説。《經濟日報》記者深入走訪發現,由政府和企業攜手,“東莞製造”正奮力實現從機器換人到定制換批量、服務換生産的“三換”。

  用機器換人

  五株科技是一家電路板製造企業,為華為、中興、酷派等公司供應4G智慧手機電路板。最近3年,五株投入了十幾億元引進行業最新設備,替換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

  “不是我有先見之明,實在是不堪人力成本重負。不想‘跑路’?機器換人是最後的選擇。”董事長蔡志浩感慨地説。他算了一筆賬:平均一個工人成本每月5000元,一個崗位兩個工人,一年要花12萬元;而花三四十萬元買設備替換一個崗位,3年便可回本。

  蔡志浩告訴記者,目前五株以每年10%的速度減員,效率和品質卻大幅提升。如引進全自動鑽針研磨機後,用工從24人減少到4人,産量卻從每天7.2萬支增加到8.1萬支,合格率也從90%提高到98%。

  在東莞,像五株一樣開展了機器換人的企業已達六成。對於傳統製造企業面臨的困境,東莞市未雨綢繆,去年起就全面啟動了“機器換人”計劃,目前已投入超過40億元,減少用工約3.5萬人。與此同時,東莞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産率提升了17%,産品成本平均下降12.5%。

  在今年“東莞製造2025”戰略提出的43條舉措中,“加速開啟機器換人時代”被寫在了第一條。機器換人工、自動換機械、成套換單臺、智慧換數字……每一種“換”都意在實現企業增效提質。為加快機器換人步伐,東莞還將大力推廣融資租賃等新模式,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用定制換批量

  在東莞市大朗鎮,記者看到的是一派“後機器換人時代”的場景。驅車駛過綿延數公里的銀朗大道,路兩旁鱗次櫛比的數控織機大招牌十分搶眼。龍中星電腦橫機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齊介紹説,大朗很早就推行機器換人,隨著數控織機的飽和,龍中星近兩年的利潤一直下滑,營業額在高峰期達1.2億元,去年不到4000萬元,客戶也從規模企業變為零碎加工戶。

  如何應對這種蕭條?龍中星另辟蹊徑。一方面,加緊研發面向定制化生産的小微企業的織機産品,如針對創客和設計師這類快速響應市場的客戶,推出價格僅10萬元的3D編織機;另一方面,加快轉型成為綜合方案解決商。

  去年,該公司成立了“毛衫俱樂部”,希望將整個毛衫産業鏈上的環節打通,包括做毛衫的、做機器的、搞設計的……所有資源放到這個平臺上,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從龍中星的轉型,可以窺見“東莞製造”的另一個出路,即“定制化生産新模式”概念。東莞市副市長賀宇説,“網路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已成為製造業的新潮流。東莞首次提出,支援紡織、服裝、製鞋、傢具、玩具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行業企業,引入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快速、定制化生産模式,逐步打響‘東莞定制’品牌。”

  龍中星所做的嘗試,與政府的期望不謀而合。“東莞製造2025”戰略提出,實施“服務型製造工程”,鼓勵製造企業向系統整合商轉變,引導企業拓展産品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促進供應鏈協同管理……所有這些舉措,都指向最大限度地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最終實現定制化生産。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大型企業普遍推進由生産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定制化生産模式在部分行業全面應用。”賀宇説。

  用服務換生産

  位於東莞茶山小鎮上的悠派科技,15年間3次轉身,從帳篷廠商,變為高端的“智慧展示·O2O體驗店服務商”,成為西門子、聯合利華、恒大等知名品牌的“幕後造型師”。

  “當年我們做帳篷,國內已經少有對手,但利潤實在太低!”悠派科技董事長張曉鐘回憶。轉機是偶然的。張曉鐘在某論壇上遇到了可口可樂亞太區負責人,對方給他出了一道題:製作一個廣告帳篷。由此悠派發現了新的商機——如何協助客戶很快把東西賣出去?

  左手創意,右手智慧,悠派逐步實現了集線下專賣店、促銷活動、移動互聯網平臺“陸海空”三位一體的全産業鏈發展模式,為客戶也為自己創造了盡可能多的附加值。“去年我們盈利2個多億,今年僅紅牛這個大客戶,一年訂單就可達7000萬元。”悠派董事總經理楊劍説。未來,悠派將以O2O雲智慧展示為契機,樹立O2O全鏈體驗整合服務商的專業角色。

  像悠派這樣跨界轉型而如魚得水的企業,如今在東莞越來越多。傳統製造企業跨界的方向,多在東莞市政府所倡導的“四新”經濟領域,尤其是電子商務、服務外包、配送物流等生産性服務行業。

  順應這一新常態,“東莞製造2025”戰略提出了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的系列舉措。比如,加快發展保稅物流、綜合物流、第三方物流,打造現代化智慧化物流網路;扶持創意設計、動漫遊戲、網路服務等産業發展,促進文化創意産業與製造業無縫對接等。

  其中,讓“東莞製造”插上電子商務翅膀,是“東莞製造2025”戰略的一個重點。記者在東莞天安數位城看到,O2O等新業態的發展如火如荼,截至去年底,該園區自建O2O平臺的品牌商有21家。

  “電子商務與製造業的結合是大勢所趨。”賀宇表示,今年東莞將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生態圈,打造一批電商産業園和集聚區,引進龍頭企業和缺失環節企業,引導企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龐彩霞 鄭 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