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不是危機源而是動力源(經濟觀察·專家談中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9-16 04:0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林麗鸝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段時間,全球股市、匯市、大宗商品市場等價格波動劇烈,國際上有輿論認為類似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來了,並且這次危機的根源是中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反駁説:“在2008年至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大動蕩中,中國就是全球經濟的定海神針。一直以來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都惠及世界,為全球經濟復蘇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等觀點也得到專家們的廣泛認同。

  看事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率先決定擴大內需,果斷實行所有投資計劃,成功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全球經濟負增長,而中國實現9.2%的增長。陳雨露説:“如果沒有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提供的動力,世界經濟將會進一步下滑,全球經濟信心也會遭受嚴重影響。”

  陳雨露認為,中國不僅通過大規模的進口和自身實體經濟的穩健增長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可靠的增長動力源,而且利用匯率的穩定、貨幣的互換,為金融市場的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貿易平衡看,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同時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進出口體量都很大。中國經常項目順差佔GDP比重從高峰期的近10%下降到2%左右,不僅處在國際認可的4%合理水準內,還意味著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為全球貿易再平衡貢獻了近40%的份額。

  從對外投資看,在全球資本回收、流動性減少以及投資收益預期大幅下滑的環境中,中國卻出現了新一輪對外投資熱潮,為穩定國際投資環境和帶動被投資國有效需求做出了巨大貢獻。據聯合國貿發委統計,中國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世界排名從2007年的第十八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三位。

  從結構調整看,中國利用貿易再平衡、有效匯率的升值以及相對價格的調整,為世界産業結構調整注入了巨大動力。同時,中國自身産業結構的調整也將成為未來世界産業結構持續調整的源泉。“諸多事實證明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而是動力之源。”陳雨露説。

  看指標,中國經濟總量大,增速仍居世界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達30%

  陳雨露認為,從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以及經濟波動系數等指標來看,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經濟總量在超過世界份額13%的高起點上依然保持7%以上的增速,這決定了它對全球經濟穩定和復蘇的卓越貢獻。”陳雨露説。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30%。“這是在10萬億美元經濟規模上的增長,是高基數的增長,比過去兩位數的增長數量還要大,這個速度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居前列。”陳雨露説。中國人民大學宏觀預測團隊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將長期保持第一位。

  更進一步,從危機爆發以來各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累計貢獻率來看,中國不僅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來源,同時還大大超過第二名美國的貢獻率。“2008—2014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累計貢獻率為42.68%,比美國同期的累計貢獻率高30.78個百分點,比其他G20國家的同期貢獻率高31.21個百分點。”陳雨露説。

  同時,從經濟波動來看,“中國經濟的各項指標波動率都小於世界水準,特別是在新興經濟體中,其增速的下滑幅度和增速的方差明顯低於平均水準。”陳雨露説。

  看未來,中國經濟新常態仍將進一步促進世界經濟復蘇

  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回落。但從世界範圍看,經濟增速的回落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核心特徵。陳雨露説:“世界經濟增速從2010年到2014年回落了近兩個百分點。應當從世界經濟新發展的角度來理解中國經濟新常態。”

  他認為,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但穩中也有難,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作為一個與國際市場密切關聯的經濟體,全球經濟情況總體偏弱,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同時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在逐步顯現。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實現製造業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升級發展,從過度依賴投資拉動到消費和投資協調拉動的轉換,其間經濟增長難免有波動起伏。

  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有巨大潛力和內在韌性,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斷釋放改革紅利。“經濟中的積極因素在增多,經濟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中國經濟依然具有保持中高速發展的基礎。”陳雨露説。

  中國經濟自身不“失速”就是世界經濟的穩定器,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更是世界經濟復蘇的發動機。中國利用外資政策不會變,還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國際産能合作,進一步擴大中國的開放,重塑有利於發揮各國比較優勢、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産業鏈,進一步促進世界經濟復蘇。

  陳雨露認為,“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能通過基礎設施的合作短期提升被投資國的內需,在中長期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和創新打下基礎;還能通過我國金融機構以及絲路基金、亞投行等機構的融資,有效解決各國在後危機時代面臨的流動性困境和財務困局;並通過全面互聯互通的制度改革推進各國結構性改革,為全球經濟復蘇奠定制度性基礎。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6日 02 版)

動力源(60040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