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油價重挫 美頁巖油企瀕臨絕路?

  • 發佈時間:2015-09-14 14: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頁巖油這個一度興盛的産業已感受到油價重挫的衝擊,美國頁巖油産業上半年現金流出逾300億美元。有分析師警告稱,如果西德州原油價格持續低於每桶45美元,美國頁巖油業將“屍橫遍野”。

  “失血”過多

  美國頁巖油業過去7年來迅速擴張,從未仰賴現金流來支付資本支出,近來卻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英國《金融時報》9月6日報道,金融資訊提供商FactSet數據顯示,今年1-6月,美國上市油氣公司的資本開支超出營運現金流320億美元,“失血”額逼近2014年全年的377億美元。

  此前,能源企業靠大賣資産、瘋狂舉債,維持營運,使整個産業的凈負債總額從2010年底增逾一倍。美國油氣業者的凈負債從2010年底的810億美元,至今年6月飆升到1690億美元。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分析師馬歇爾表示,資本市場強健、一再對能源公司放款,讓許多業者得以大幅舉債。

  然而,如今市場不再對能源企業慷慨解囊。

  隨著油價從去年高峰腰斬,頁巖油鑽探業者的貸款品質有惡化之虞,華爾街銀行對能源公司放款的態度已從寬鬆轉為緊縮,有的銀行甚至已計提更多壞賬準備金。

  彭博資訊報道,頁巖油鑽探業者Halcon資源公司2013年6月就差點違反債務上限,去年3月和今年2月也遭遇相同問題,但每次出狀況時,摩根大通、富國等銀行就放寬信用額度限制,讓Halcon繼續借錢。

  但這種耐性已到極限。美國銀行監管當局已對銀行放款給鑽油業者涉及的風險示警,使能源業面臨資金緊縮壓力。華爾街向來是頁巖油革命的盟友,融資給德州、北達科他州等地的數千座油井。但如今油價已跌到每桶50美元左右,銀行的態度也逐漸改觀。一些銀行也已準備重新評估給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的信用額度。

  而從業者售股募得的資金與舉債的金額下滑,也可見資金流動趨緩。

  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能源鑽探暨生産公司賣股籌得108億美元,第二季度售股所得驟降至37億美元,七八月募集資金更降至不足10億美元。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美國能源業者每月平均出售65億美元債券,不過到七八月資金急劇萎縮,兩個月債券總額僅有17億美元。

  日益虧損

  美國頁巖企業生産成本差異甚大,介於20美元至70美元不等,中位數則是每桶51美元,高於現在的油價,意味著逾半數企業其實正在虧損。

  石油行業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分析師説,如西德州原油低於每桶45美元,美國頁巖油業尤其是成本較高者將“屍橫遍野”。

  CNBC報道,全美各地頁巖油業者的産油成本實際上落差相當大,不過由於産量相當豐碩,則係這些業者持續投入生産的動力來源。然而,已有部分分析師認為,在美國原油價格面臨下降考驗後,市場也開始懷疑,産油業者還能夠撐到什麼時候。

  據了解,一些頁巖油業者目前尚能持續産油,是因開採的成本效益仍相當有利可圖。不過若是針對一個新的油井進行探採,所需的成本就更加可觀,因此也更須慎重。投資公司 Stifel Nicolaus 的能源研究分析師 Michael Scialla 便對此指出,市場應對仔細觀察美國每個探採活動的成本損益狀況;此外,這些産油業者確實能以技術提升的方式降低成本,不過卻無法一股腦地投入新的探採活動。

  北達科他州的 Bakken 油田是美國頁巖油的開採重鎮,根據官方 7 月公佈的數據指出,部分郡的開採成本已降至每桶 20 美元。而對於鄧恩郡的油井來説,即便油價挫至每桶 24 美元仍依舊有獲利空間;而在去年 10 月時,最低獲利水準則需要油價維持在 29 美元之上。不過,Again Capital 的創始合夥人 John Kilduff 則CNBC指出,Bakken 油田儘管能在收支上取得平衡,卻能對價格跌勢相當脆弱,這是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緣故,未來石油服務商恐怕也得屈服在價格壓力下,無法再刪減利潤空間。

  而這種問題,實際上也非僅存在 Bakken 油田,包括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懷俄明州與內布拉斯加州等,也有相同的問題;在油價不斷向下探底的趨勢下,運輸成本相對成為産油業者的壓力來源。

  信評機構標普表示,今年已有16家美國能源業者倒債。標普執行董事Thomas Watters説,有8家公司的信評為CCC或更低,可能在一年或一年之內燒光現金。標普數據顯示今年已有16間能源企業出現債務違約,4年前以72億美元被收購的Samson Resources亦宣佈,或于本月尋求破産保護。

  而部分析師預估,財務壓力將壓縮能源業者繼續鑽探與完成新油井的能力。

  美國5和6月的原油産量已下滑,美國能源資訊局(EIA)8月10日公佈的鑽井生産力報告指出, 全美七大頁巖層的頁巖油日産量,預估將從8月份的536.3萬桶,降至9月份的527萬桶(月減93000桶),此將為連續第5個月下滑。

  三大頁巖油産地日産量合計將月減7.5萬桶,其中巴肯頁巖日産量預估下滑2.7萬桶至115.5萬桶,鷹堡頁巖日産量預估下滑5.6萬桶至148.2萬桶,二迭紀盆地日産量則預估較前月增加8000桶至203.8萬桶。

  下一個關卡

  美國原油産業下一個關卡,是重議借貸基準。銀行用業者手上的油氣資源來評估放款金額,通常一年議定兩次,最新規定預定10月1日生效,屆時勢必反映遠低於春季議價時的油價水準。

  花旗集團分析師摩斯説,美國頁巖油業勢必得歷經一番震蕩,才能汰弱留強。

  今年初頁巖油業破産的預言也曾佔據新聞版面,當時不少人認為4月份銀行評估抵押資産,可能會使流動性枯竭。但是不少業者持續苦撐,資金沒有斷炊,主因當時全球市場泡沫嚴重,能源業是少數陷入修正的産業。

  彭博社4月20日曾經報道,全球市場泡沫嚴重,讓價格處於低檔的能源業成了投資人眼中的新金礦。投資能源業的人多是避險基金、收購業者和資産管理人。調查發現,不少投資者最近才看中能源業,期盼從市場波動中快速獲利;有些人則因其餘産業資産的價格過於膨脹,因而把錢轉進能源業;也想人藉此收購財務困窘的企業。近來能源業者發行的新債對這些投資人相當有利。公司破産清算時,投資人能取得資産,等油市回穩時,可大賺一筆。油企若持續營運,他們也能從高於平均的債券利率獲益。

  不過現今情況已完全不同。銀行一年評估抵押資産兩次,上半年業者勉強過關,美國原油産量今年5月起連跌兩月,業界對衝油價的活動亦減少。下半年各方對油價反彈不抱期望,預料審核標準會更為嚴苛,估計估值將較上半年更低,推升頁巖企業借貸成本。

  仍有希望

  《金融時報》另一篇報道稱,花旗集團全球原物料研究主管Edward Morse稱,美國頁巖油業將有大地震、區分優劣。金融業帶動頁巖油業欣欣向榮,現在則將驅使頁巖油業整並簡化。他説,回顧過去,遊資和投資目標難尋,使得美國能源業過度發展,不應生存的企業也活了下來。

  但外界普遍相信美國頁巖業不會就此倒閉,頁巖石油業並未走上絕路,許多公司財務依然堅強,且生産成本低,被認為能夠度過目前的低潮期。目前業內仍有不少具實力、財政狀況健康的企業,但一些生産成本及負債較高的企業前景則難言樂觀,恐面臨倒閉危機。

  分析指,這或給予業內其他公司機會,伺機收購具價值的資産。

  Noble Energy5月 11日就宣佈,擬投入總值約20億美元的股票收購美國獨立石油及天然氣勘探和生産商Rosetta Resources Inc.。這是全球油價崩盤後,第一個大規模的美國頁巖油商並購交易。Noble將因此取得德州兩個面積最大的頁巖油産區。

  在當時,路透社還引述未具名內部人士報道,雖然市場原本認為油價崩盤勢必會掀起頁巖油産業的並購熱潮,但直到最近業者都遲遲沒有動作,因為買賣雙方還無法對資産價值與油價展望達成共識。在Noble、Rosetta並購案設下先例後,頁巖油商面臨的合併障礙也將一一掃除。

  惠譽分析師薩迪吉安估計,銀行將傾向以循序漸進步伐收緊貸款,避免把企業逼至破産。

  專家還預測,全球石油供需將逐漸恢復平衡,油價也將回升。但問題是市場調整可能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屆時勢必有更多美國頁巖石油公司已經消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