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深化國企改革: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9-14 08: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剛剛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了部署,澄清了國企改革的一些重大原則問題,為國有企業改革繪製了清晰的路線圖、時間表。我們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全面準確把握國有企業改革原則和方向,打好這場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戰。

  方向問題至關重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方向對頭。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中一直存在兩種錯誤的聲音。一種聲音認為效率低是國有資本的天然屬性,改革的出路是完全市場化、私有化,否則永遠搞不好;另一種則認為不能用經濟效益等市場化的標準來評價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是政府職能的延續,主要是承擔社會責任。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國有企業的經營者無所適從,不知往哪個方向走。對此,《指導意見》在基本原則中明確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主要目標中提出,要“形成更加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指明瞭改革的方向,規劃了發展的路徑,必將有助於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瞄準一個目標,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一方面,要求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不是可有可無的,其主導作用不可或缺,改革要積極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要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改革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堅持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堅持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相結合。要劃分國有企業不同類別,對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要把經濟效益當作一條“硬杠杠”,重點考核經營業績指標、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和市場競爭能力,促進國有企業不僅成為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而且要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

  方向已經明確,關鍵在於落實。各地方、各部門和廣大國有企業,都要加快行動起來,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評論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