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的投資到底新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9-14 02:31:3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官方説法首次出現在2014年5月。官方説法中,中國經濟“新常態”呈現出以下幾個重要特點:(1)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2)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3)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速,基本都在8%以上,過熱的時候甚至到達15%以上,但這種速度的增長不可持續。改變過去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模式與經濟增長動力,進入一個新的模式,就成為大勢所趨。

  在“新常態”下,做好投資,需要有新視野、新方向、新領域。

  新視野:縱觀各發達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歷史,都存在由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由外需導向向內需導向,由傳統産業主導向新興産業主導的案例,這就需要我們拓展視野,運用全球性的視野,對發達經濟體的轉型歷史進行觀察。以史為鑒,對過往發達經濟體轉型期的利率、匯率變化,行業發展趨勢的總結和歸納,對於我們當下中國新常態下的投資具有指導意義。同時,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更高,開放度也更高,國內資産價格的波動將更多地受到週邊經濟體和市場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在投資過程中,保持國際化的視野和視角。

  新配置: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房地産將不再成為支柱産業,相應的,歷史上佔據居民資産配置80%以上的房地産投資也將逐步下降。居民大類資産配置的遷移和風險收益偏好的多樣性,必然導致資産配置的多樣化。這就要求我們在新常態下進行投資時,對於資産的配置,要更加靈活,更加多樣。

  新領域:以我們對於新常態的判斷,我們認為“新常態”下,經濟結構不斷升級優化,第三産業(服務業)在經濟中的貢獻越來越高,過去重投資、輕消費的增長驅動模式將改變,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輕資産的消費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經濟發展驅動力的改變,導致熱點行業、高增長行業的變革,我們在投資中,不能再拘泥于傳統行業,而應時刻保持“好奇心”,對新興領域,新興行業進行研究和發掘。如何先於市場找到今後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行業,將是今後投資成功的關鍵所在。

  (華安基金投資總監 翁啟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