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好通縮”與“壞通縮”

  • 發佈時間:2015-09-11 05:20: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通脹一直是經濟學研究中的理論焦點,其成因、後果以及成本收益都被重點研究過,而通縮在許多貨幣理論或者金融教科書中基本被忽略了。直到近10年,主流經濟學家們才意識到,通縮正在成為比通脹更為嚴重的威脅。在這種背景下,作者菲利普·巴格斯通過《通縮之問》一書,認真審視了有關通貨緊縮的主要經濟學理論,考察了形成通貨緊縮的原因,分析價格通縮會造成的各種結果,並結合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兩次通縮案例,批駁了有關通貨緊縮的各種誤解與偏見。

  書中詳細剖析了通貨緊縮的幾種類型,比如增長型通縮,技術創新、勞動分工深化以及凈儲蓄的提升,都可以引起商品市場上生産力的提升和競爭的加劇,産品産量的大幅提升會使得産品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再如現金積聚型通縮,多種貨幣因素引發的貨幣購買力增強,使得貨幣需求大於供給,引起物價下跌;又如銀行信用型通貨緊縮,信用緊縮過程中,流通信用和銀行存款將會減少,這些作為現金或者説貨幣的替代品相應減少了貨幣供應量,對應了貨幣通縮,等等。一般認為,生産力提高造成的通貨緊縮才是“好的通縮”。

  筆者認為需要關注信用緊縮問題。在政府和私人債務水準持續累積時,有必要高度關注債務通縮。這是因為,價格下跌時,借款人的實際債務負擔增加,會引發消費者或企業開支的削減以及債務違約可能性的增加。在經濟出問題之前,杠桿水準在“債務是安全的”觀念中提升了,而高杠桿會導致經濟不穩定。在經濟趨於下行通道時,投資回報率會逐年遞減,負債人通過出售資産、削減開支等方式減少債務,這些去杠桿化的行為會導致價格全面下跌。信用緊縮可能演變為一個惡性迴圈,使得債務問題變得更加糟糕。簡單總結就是,我們很難阻撓經濟繁榮時期的信用擴張,但需要防範危機時的過度信用緊縮。

  對於企業而言,價格通縮會給深陷債務困境的企業帶來問題,尤其是高度依賴資産價格的大型企業。所以,過度負債的企業會渴望通脹。與那些因債務負擔而陷入困境的大企業相比,一些小企業反而具有一定優勢,新企業和小企業可能在通縮中獲得發展的機會。一定條件下適度通縮,有助於淘汰落後産能與企業。

  總之,《通縮之問》這本書,有助於人們認識當前各種貨幣與金融政策的效果,對理解當今全球貨幣寬鬆的理論,理解金融週期及其應對等,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者係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