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普通話和方言可以並行不悖

  • 發佈時間:2015-09-11 02:31:2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鄭協

  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方言空心化”現象日益嚴重,引起很多人的憂慮。所幸的是,國家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認識到眾多的方言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各地啟動了諸多方言保護項目,調查、保存各種語言與方言資源,如“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響應計劃”等,對方言的保護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5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大規模“推普”,經過50多年的努力,普通話在我國各項事業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方言受到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有關部門制訂了多種法規限制方言的使用範圍,其中有兩項公認對今天漢語方言的大規模萎縮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在中小學教育中限制並最終禁止使用方言,二是在廣播電視等公共傳播領域限制或禁止使用方言。方言失去了公共傳播途徑,退出了社會公共交際領域,從而失去了正常有效的代際傳承途徑。由於切斷了方言的社會傳播途徑,許多方言失去了賴以生存和傳承的社會土壤,逐漸式微。

  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不但沒有矛盾,而且還可以相得益彰。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此同時,方言承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間文化,在表達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的確比普通話往往更具優勢,承擔著濃濃的鄉愁。普通話和方言滿足了不同方面的需要,兩者的發展應是並行不悖的。

  最好的方言保護,應該在新形勢下重新審視和修改過去對方言使用所作的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和規定,給方言傳播、使用和傳承打開一定的社會生存空間,比如在公共媒體中適當安排一些方言節目、開設方言興趣班等。讓方言如山間小溪般自然流淌,如田畔野花般自然生長,隨處可見,隨地可聞。倘能如此,何勞費心保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