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方言,遊子的名片

  • 發佈時間:2015-04-10 02:32: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永紅

  遠離故鄉,我們的鄉音、味蕾、嗅覺都深深打上了故鄉的印記,這是我們的名片。古詩中寫到“鄉音未改鬢毛衰”。每次回到故鄉,我都用有些拗口生疏的方言,給路上遇到的每一個熟悉的長者發煙,用曾經熟悉的方言和嬸嬸、大娘們滿臉笑意地問好,以示我沒有忘本。

  方言就像一張隱形名片,藏身在語言裏,但只要一張口,就亮出了你的家底,南就是南,北就是北。真正離開故鄉,是從去省城大學唸書開始的,每年只有寒暑假我才能回到故鄉。身居都市,濃濃的鄉愁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間,方言就是一張名片,寫滿鄉音鄉情,鄉音就是籍貫,鄉情就是我們的聯絡方式。

  “吾心安處即故鄉”。遠離故鄉,只有在新聞裏、網路世界裏看到一點關於故鄉的資訊,聽到一兩句熟悉的聲音,或者在路邊的小攤吃一碗故鄉的風味小吃,才能讓我的鄉愁有所緩解。走出故鄉,故鄉就成了一個空間符號,一個地域概念,在我們稀薄的鄉音和方言裏漸漸地被淡忘、拋棄……

  一直喜歡聽北京話,覺得有京劇道白的韻味,有板有眼,婉轉得有章法,仿佛舞臺上的青衣憑空拋出去的兩管水袖,有優美的弧度。北京話沉著、大氣,頗具王者風範,但又不是一味地以勢壓人,而是想著法子轉彎,倣如華蓋下的帝王,時常也能放下君威,一臉親和地走向民間一樣。

  上海方言則不然,它是熱熱鬧鬧的百姓過日子,有些喧嘩,有些急躁,還有一些馬不停蹄的慌張,一句接著一句,沒有喘息的機會。急促、細碎,就像上海人普遍都有的精明,想來,要在密密的人群和樓宇之間週旋、立足,啟用的智慧宜精巧,而經天緯地的大胸襟、大謀略,也實在派不上多大的用場吧。

  四川方言則是悠閒的,日子過得不緊不慢,正事也要搬到茶樓裏去做,生意放在濃釅醇香的茶裏,一開一開地泡,一壺一壺地談,使的是溫火慢功夫。所以,四川話也不是一味地平緩,而是有自己的節奏,像戲迷合著拍子,抑揚頓挫,悠揚婉轉。

  故鄉是一個人靈魂的軸和坐標,我們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那個原點延伸、轉動,而方言就像這個原點的一眼甘泉,這是我們生命里程和命脈走向的力量所在。一種方言,其實就是一段歷史,就是一種文化。這裡隱藏著語言的奧秘,地域的奧秘,傳承的奧秘,或許,也還有一些説不清、道不明的人生奧秘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