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入學季過度消費堪憂

  • 發佈時間:2015-09-10 06:20: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入9月份,高校陸續開學。這對於新入學的大學生來説,是一件極為高興的事。而在開學前需要購買各種學習、生活用品的高消費卻讓家長們高興不起來。這些開學前要置辦的手機、旅行包、衣物、生活用品以及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MP4等,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相互攀比之風更讓家長們有些無奈。

  筆者在某電子商城看到,幾位家長正陪著將要入學的準大學生購買筆記型電腦。在琳瑯滿目的電腦品牌面前,孩子們左挑右選,最終選定了一款性價比還算不錯的筆記型電腦。隨後又轉到手機櫃檯前,商家推出的大學新生憑錄取通知書買手機贈話費、贈耳機甚至是直接享受價格優惠等各種宣傳品讓孩子們的購買欲高漲。一位家長説,“孩子上大學出門在外,遠離父母,人生地不熟,家裏就算緊巴點,也願意給他們買好的貴的産品用,不然會讓同學們小瞧。估計要把這些基本生活、學習用品備齊,怎麼也要1萬至2萬元”。

  正是這種心理作用,促成了入學季高消費現象的産生。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年輕時條件不好,沒有機會上大學,大學在他們心中是神聖的殿堂,孩子能上大學,是整個家族的光榮,是光宗耀祖的喜事,自然是不惜金錢、慷慨解囊。也有一些家長,雖然願意教育孩子節儉上學,但心裏總怕孩子在“高裝備”的同學面前沒面子,不得不隨從入流加入了高消費的行列。

  的確,上大學接受優質教育,為未來的美好生活打基礎,是每位學子及其家長們的願望和目標。但是這樣無節制的高消費的確令人擔憂,它不僅嚴重影響孩子們的消費觀與價值觀,更助長了炫耀攀比心理,影響身心健康。

  因此,有必要提醒大學新生及其家長們,除了接受高等教育,更應該把大學生活看成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淬煉過程,淬煉自己的人格、品質、意志,其中就包括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學校、家庭、社會也應注意加強教育,幫助大學生們樹立奢侈浪費為恥、勤儉節約為榮的觀念,對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習慣進行有實際意義的引導。要讓孩子們明白,進入大學,為的是接受高等教育,進行知識深造,而不是擺闊、要面子、比排場。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不論何時何地,都應恪守並將其發揚光大。處在求知階段尚不能獨立供養自己的大學生更需要如此。

  因此,高校開學,不妨把“如何花好第一筆生活費”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